http://www.scol.com.cn(2021-1-19 8:44: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真实课堂,虚拟场景。在传统而刻板的思政课堂上,吹来活泛生动的信息技术之风,于是学生们——身临其境与马克思“面对面”学习《资本论》,还原抗日战争发生的历史场景,网上参观以巨幅五星红旗为造型国旗教育馆,点点鼠标体验华人华侨海外创业艰辛历程……思政课与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构建了全息化、可视化的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学习体验。这样的课程,自然很“吸粉”。 在中小学课堂都会玩起“刮刮乐”——你刮出“试卷”、他刮出“考题”的今天,坦白说,最该穷则思变的大学课程,很多时候仍生活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不久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是教育部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亮相。为什么要“打造金课”?千千万万的理由当中,比较扎心的一条,就是部分课程的体系、内容、程式离社会和时代太过遥远。不把课堂当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课”、而只是冰冷知识灌输的手段,别说立德树人,就是寓教于乐,也难以企及。 比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校的思政课应该有更多大可作为的空间。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方法很多、路径很多,探索的手段和技巧也很多。弹幕问答、词云分析、课堂表情包……这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络沟通范式,确实只是形式,但形式服务于内容、形式也有亲疏冷热。正如温州大学党委书记谢树华所言,这些形式,“增进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让思政教育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这个价值判断特别难得:因为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里,“意义”往往大于“意思”,甚至只要有“意义”、哪怕全然没“意思”。 事实上,某种意义上说,“有意思”才是“有意义”的前提。大学之大,在于学问的吸引力、在于探究的聚合力,如果课程不能吸引人、课堂不能留住人,再牛气的“查重”或者花式点名,也只是扬汤止沸的办法而已。数年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大一学生的出勤率是87.6%,大二为75.7%,大四的只有49.5%。这固然与放飞自我的管理有莫大干系,但客观地说,也与课堂味同嚼蜡、课程古板老套的现状密不可分。一句话,大学老师不是大学保姆,有生命力的课程,才能真正留住学生的心,让课堂变得“有意思”,教学才会“有意义”,课程才会“有价值”。 教育,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无论是大课小课,不管是大学小学,如果“摇动”的力度过猛、“推动”的速度过快、“唤醒”的分贝过高,恐怕也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让课堂“有意思”,让思政课时髦起来,跟得上信息化和网络文化的步伐,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而有弹幕的课堂,恐怕也是大学该有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