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商家“短信轰炸”折射个人信息保护之忧

http://www.scol.com.cn(2020-12-22 8:38: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手机访问
  618、双11、双12购物节……伴随着五花八门的购物节一同到来的,还有若干年前为大众所熟悉的“短信轰炸”。只不过,这次卷土重来的“短信轰炸”则是披上了“网购营销”的外衣,让消费者不堪其扰。(《新京报》12月22日)

  一名从事淘宝行业五年多的商家告诉记者,他使用的第三方平台是给顾客发送短信的价格平均最低大概三分九一条。并介绍道,其店铺客服总能收到顾客的投诉,顾客的反映“并不好”。虽说花钱买吆喝,虽说费力不讨好,可总有商家抱着“广撒网,多捕鱼”的心态积极营销。

  且可以相信,即便有客户投诉,即便有法规限制,短信轰炸的商家也依旧“乐此不彼”。毕竟,“骂声”也是“关注”,买家只有购买,才能给予差评。大多数消费者都有习惯性购买行为,只要适当“提醒”,就能促成“回头客生意”,由此赚取的收入往往比短信营销成本大一些。若想纠治短信轰炸问题,最主要的还是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走进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泄露之害比比皆是。眼下,虽然各大电商平台都开始强调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对卖家而言,买家的收件姓名、电话、地址等敏感信息依旧“透明”。卖家可以通过已掌握的信息进行电话营销,对可能给予差评的客户进行电话骚扰,甚至可以将客户的个人信息卖给其他商家赚取非法利益。

  同时,我们总能发现,我们在电商平台搜索商品,没有实际购买行为,却总能收到对应商家的营销短信。实际上进入深水期,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也不局限于明确的姓名、电话等方面,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数据也应当成为受保护的对象。个人信息保护不全,消费者就会被商家所“围猎”。

  作为消费者,千万不能低估“短信轰炸”的营销能力。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在重重短信轰炸之下,难免会给一些消费者种下“购买印象”,进而选择“熟悉的商家”。倘若被商家掌握消费心态,商家还可能通过设计专门的文案,精准投送营销广告,“剁手党”饱受其害。

  纠治网络营销的“短信轰炸”,根子上还是要阻绝卖家与买家的直接通联渠道。例如,联合物流平台搭建“一条通道和一堵墙”,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虚拟号码、虚拟姓名,防范卖家直接获取买家的手机号码和实际姓名,物流企业通过虚拟的信息配送商品,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采集个人信息如果想坚持“最小化原则”,就得做到最大化保护。督促电商平台与网络商家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是需要外部的力量积极引导和规范。(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