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浙江衢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要求把“行作揖礼、使用公筷、谈吐文明”纳入中小学生文明规范。老师称,此举是“疫情下顺势继承传统文化”。
这条新闻专门配发了一张图片。一位小学生面对老师,正毕恭毕敬的“行作揖礼”,无论是手势还是弓腰尺度,都十分接近“古时候的场景”。要不是穿了一件“现代的衣裳”,如果换上“古时候的衣裳”,我们不是认为是在演电视剧,就会认为自己穿越了。
,拱手为礼,是古代宾主相见时常用的礼节。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作揖根据不同场合有不同用法,右手在内左手包于外上称为“吉拜”,常用于过年等喜庆场合,反之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是“吉拜”。
倡导“行作揖礼”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儿。眼下正是疫情防控期间,不鼓励握手方式了,“行作揖礼”似乎可以取而代之。握手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而“行作揖礼”没有肢体接触,自然就安全了。这是一种比较卫生的方式。
而问题在于,中小学生是不存在“握手表达”的情况。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握手表达”的习惯,学生和教师之间更没有“握手表达”的情景,实际上“握手表达”是成人世界的表达方式。当然,学生在闹着玩的时候,也可能偶尔“握手一下”。而这种情况十分少见。因此,在中小学里推广“行作揖礼”实在没有必要。
浙江衢州市教育局发布的通知要求把“行作揖礼、使用公筷、谈吐文明”纳入中小学生文明规范。多些文明规范是对的,比如使用公筷这样的事情,比如谈吐文明这样的事情,确实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可是,“行作揖礼”就显得过于形式主义了。
一个方面是,“行作揖礼”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还是比较复杂的,中小学生未必能“学得来”,即便“学得来”也不可能规范。要想学习“作揖礼”,还需要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甚至是“手把手”教,那么这就是我们不提倡的“肢体接触”;一个方面是,“行作揖礼”显得不伦不类,就好比一个现代人穿着“长袍马褂”一样,就好比一个现代人留着古时候的发型一样。
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需要传承,比如一些学校举行的“跪拜礼”、“磕头礼”、“洗脚礼”一样,不是在传承“精华”而是在传承“糟粕”。让学生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其实很简单,比如可以说“老师好”,可以“挥挥手”,可以“拱拱手”,也可以“微笑一下点点头”。
“行作揖礼”纳入文明规范,还是让孩子“平身”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