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探访了广东深圳的一些学校后发现,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改善校园午餐质量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借鉴(据4月8日《光明日报》)。
众所周知,餐饮企业如果能够在市场上长期立足,依靠的两大主要因素就是在保障卫生安全的前任提下“好吃不贵”,而现实的很多学校食堂,通常是卫生安全有保障,价格也很“亲民”,就是“不好吃”,很多家长往往也会认为食堂“大锅菜”,学生不爱吃也是在所难免,只要保证卫生安全和价格低于市场经营性餐厅,对“好不好吃”往往也不强求,甚至有家长会利用周末或是放假期间特意为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来“犒劳”。
既不贵也不好吃的饭菜,必然会带来较普遍的餐饮浪费,早年笔者家的孩子就形容她就读的高校食堂是“吃的没有扔的多”。对于这种因为“不好吃”而造成的粮食浪费,学校和家长乃至就餐的学生也是既“宽容”也无奈,正如有学校校长所表示的那样,由学校主办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很是件出力不讨好的活,学校有义务协助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且有营养的午餐,但吃饭本来就是众口难调的事情,所以饭菜是否可口、学生会否浪费,学校往往很难保证。而家长对学校食堂的饭菜口味显然也没有太多的期待,只要卫生安全不让孩子“挨饿”就行。
校园食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市场化运作,表面上看,商家可能会“见利忘义”,为追逐眼前利益不免会在没有卫生安全保障的同时,还“质次价高”,但实际上的并非如此,从广东深圳一些学校的实践尝试中既可以看出,不仅材料选用和卫生安全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监督下更有保障,饭菜价格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饭菜的品种却一下子增加许多,满足了不同学生口味的需求,比如红岭中学食堂每天为学生提供的套餐和自助餐,一般都有10个菜,此外还有包子、饺子、馄饨等面食也一应俱全。
不可否认,在缺乏监督和有失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不排除会有见利忘义的黑心商家,受到利益驱使会做出一些损害消费者健康的行为,但在监督有力和公平竞争的市场面前,商家只有尊重消费者和市场游戏规则才能取得长足发展。深圳这些学校食堂,虽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市场化运作,却并不是甩手不管,同样是深圳这家红岭中学食堂,由全校各年级家委会的70多名委员投票选出中标的餐饮企业进驻学校食堂之后,该校随即成立了由家长、老师和工会委员代表以及校医共同组成的食堂管理委员会,从原料采购到制作加工的整个流程进行全方位检验监督,甚至连菜品的卖相、口味等均不放过,使运营食堂的餐饮企业不敢有半点含糊,每天都尽心尽力地给学生们提供安全可口的饭菜。
由此可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市场化运作,非但不会降低校园食堂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带来某些弊端,反而可以让卫生安全更有保证的同时,有效解决“众口难调”问题并避免更多的食物浪费,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入市场竞争要确保公平,采用市场化运作要与强化监督想配套。一些学校食堂在采用市场化运作之后,之所以呈现出很多乱象,最后又不得不回到老路,主要问题就是出在市场化运作又疲于监督,对外承包又“包而不管”,从而导致竞争的不公平所引起。因此,借鉴深圳这些学校食堂的做法,让学生在学校吃得饱、吃得好,避免浪费,可以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前提是要保证真正公平,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但一定要完善和强化监督,只有公平的市场竞争才能带来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品种、价格的双赢,校园食堂如此,对餐饮企业乃至所有行业,同样亦是如此。(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