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四川对口帮扶彰显“手足之情”
http://www.scol.com.cn(2016-8-23 7:42:4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宗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8月21日召开的全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表彰了四川省对口援藏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宣布了《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方案》,5个市、县(市)分别代表帮扶地和受扶地作大会交流发言。(8月22日《四川日报》)

  常言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次对口帮扶会议就像“一家人”坐在一起,为实现四川全面脱贫齐心协力,共谋良策,帮扶地拿出了满腔赤诚,受扶地表达着感恩之心,一种心心相印的“手足之情”成为对口扶贫的源动力。

  “手足之情”是下好全省扶贫“一盘棋”的需要。毋庸讳言,扶贫攻坚绝不是一人一域之责,更不是“自扫门前雪”的单线作战,全省贫困人口亟待各市县殚精竭力,互相帮扶。尤其是藏区彝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开展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正是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而“手足之情”是做好对口帮扶的思想保证。

  “手足之情”是一种兄弟间的牵挂,对于扶贫而言,就是帮扶地与受扶地之间的牵挂。四川是全国脱贫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与全国一样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间贫富程度不一致的状况,但富裕地区并没有忘记贫困地区,而是像“一家人”一样,牵挂着自己的“难兄难弟”,并且纷纷伸出援手,开展对口帮扶。比如:从2012年以来倾情参与“7+20”对口援藏的成都市,已投入帮扶资金14.67亿元,实施援藏项目372个,就像“兄弟”一样帮着藏区百姓过上好日子。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对口帮扶,是先富帮后富、发达地区帮助落后地区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汇聚各方面力量,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步伐。诚然,四川地区间的差距并不仅存经济水平一隅,就业的差距、教育的差距、医疗的差距甚至技术的差距,样样都是不容忽略的“硬件”。此时所需,更应看到协作之利,特别是在一些地方“独木难支”的基础上,需要一股中坚力量予以帮扶支援。比如:绵阳市、省卫生计生委、省统计局等对口支援壤塘,有力助推了壤塘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就是同舟共济的力量,这就是全省扶贫“一家人”的写照。

  怀着“一家人”的情感,就能做好对口扶贫,就能在经济和物质上给贫困地区带来实惠。当然,对口扶贫协作的意义,远不止是经济和物质层面。当壤塘县、道孚县、布拖县这些贫困地区,走来了成都医生、江油老师,迎来了援藏干部、各方人才……以发达地区之优补贫困地区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不仅成为缩短差距的加速器,更增强了“造血”效应,引领藏区彝区走上“内生式”脱贫的发展道路。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脱贫攻坚需要同舟共济,携手相扶。只要全省上下以兄弟心、手足情开展对口帮扶,就能帮助藏区彝区群众早日全面脱贫,让四川“一家人”共享幸福生活。(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