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联系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评论>>地评线>>正文

【地评线】天府评论:“一表通”为基层干部卸下报表“包袱”

http://www.scol.com.cn  (2025-06-19 11:08:4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作者:向秋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表哥”“表姐”,这是不少因忙于填写各类表格而加班加点的基层干部自我调侃的称呼。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在各类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数据统计等压力下,存在基层填表报数种类繁多、重复报送、多头报送、限时报送等问题,一些基层干部不堪重负。

开展基层“一表通”建设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基层减负增效的务实行动。各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指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基层“一表通”建设,通过规范基层填表报数、打破数据壁垒、强化数据共享,帮助广大基层干部卸下报表“包袱”、轻装上阵。

治“表”首先要管住源头。数量多、要求异、反复填的报表一度困扰基层干部,影响基层治理。根治报表乱象,摸清底数是第一步。给表格“瘦身”,为基层干部“松绑”,需要从源头入手清理合并不合理、非必要报表。各地按照精简原则,对报表进行去重、合并、简化,报表数量和数据项都实现了不同程度压减。同时,完善报表准入机制,确保报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新增报表实行“凡进必审”,从源头上控制基层报表数量;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畅通问题反馈渠道,防止各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向基层随意发放报表。通过规范基层填表报数、推进“一表通”建设,不少地方实现了减报表、减时间、减人员、增效能的“三减一增”效果,有力减轻了基层干部负担,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

治“表”重点是打破壁垒。开展基层治理、服务百姓需掌握情况,填报一些数据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地方由于数字政府建设不到位,不同部门都要一事一报,很多数据又涉及一家一户,增加了基层负担。一些地方部门间存在壁垒,填报系统不同,常以数据涉密、保护隐私等为由,不愿打通系统,数据壁垒让一些数据成为“一次性”材料,造成了数据资源的极大浪费。打破不同部门、层级之间的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才能减轻基层干部多头填表报数的负担。在“一表通”建设中,各地区各部门将打通数据壁垒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加强协同配合、整体联动,形成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底池”,变“找基层要数据”为“在系统取数据”,为基层工作减负赋能。

治“表”关键在共享共用。过去,很多数据由基层工作人员收集,却由上级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导致基层无法充分利用,只能不断重复填报数据。让基层干部从填表报数中解脱出来,需用好大数据技术手段,推动数据共享共用,实现常用数据“自动抓取”。“一表通”作为基于数字化转型实现基层减负的探索,其根本内涵是推动基层数据贯通共享。在推进“一表通”建设中,各地将线上线下多个渠道的报表整合为“一表通”一个渠道,通过数据动态维护,推动数据互通共享,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自动生成,多方利用”。各地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完善“一表通”功能,实现数据信息贯通上下、联通左右,既让办事数据实时回流基层,也让办事所需数据被快速调用,推动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智能。

“一表通”建设有效破解基层之“难”。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一表通”建设为切入点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正“走出表格”、走近群众,投身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编辑:牛霄 校对:孙诗媛 责编: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