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工商联日前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
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是指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环节的协同合作,推动不同规模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生态共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有利于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同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与大企业的合作。当前,具有重大价值的创新,投入大、风险高、结果不确定,让实力不足的企业难以承担。中小企业通常比较灵活,创新速度快,但可能在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大企业往往有雄厚的资金、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较多的发明专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加强合作,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比如,中小企业从大企业得到投资、专家指导等方面支持,能够加速产品开发。大企业的闲置产能(如实验室、生产线)向中小企业开放,可降低重复投资。统计显示,龙头企业开放平台可使上下游企业研发成本降低30%以上。大企业有成熟的销售网络和客户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借助这些资源让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从而降低推广成本。
大企业创新发展也离不开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大企业是创新发展的领航者,但大企业并非万能、全能,往往需要中小企业提供配套。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多处于配套地位,由于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专业化和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往往处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固链、补链、强链起到重要作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4.1万家,“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7%,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超过五成,连续两年上升。大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向中小企业传导需求、开放资源、共享能力,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也能促使中小企业的更多创新成果助力大企业重构产业链,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紧密、高效、稳定。
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意义重大。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一个有效渠道,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进入新阶段。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推动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走向联合共创。要建立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渠道,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交流、展示、服务、对接平台,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共同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百场万企”把大中小企业汇聚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多维度多方面交流。各地有关部门要制定本地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工作方案,提前摸排大企业需求,广泛动员中小企业、相关机构参与,提升对接精准度和成功率,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编辑:牛霄 校对:袁玥 责编:邓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