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研究员 朱炜琳
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复苏,中国游客对出境游的期待值不断攀升。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旅游者出境满意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次达1.23亿,同比增长41%,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9.2%。当前,出境旅行服务行业,正面临从传统的资源拼凑模式转向以效率提升和精准服务为核心的竞争。
报告分析指出,2024年我国出境游呈现出一些特点。在目的地选择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西亚、北非和中东欧市场快速增长;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标准已不再单纯依照传统自然资源或地标景点,转而追求更具文化内涵与社交属性的体验。与此同时,游客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购物场景,而是寻求与文化、社交深度融合的消费体验。
基于调研结果,报告认为,未来出境旅行服务业的竞争将更聚焦跨境旅游资源整合效率与高净值客群定制能力,技术赋能与支付便利化亦是关键支撑。
对全球优质资源的系统性整合能力是出境旅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头部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等方式构建跨界生态圈,显著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比如,通过包机模式减少第三方航司依赖;布局海外分站点从而规避海外供应链波动风险等。
定制化、精细化服务依旧是提升品质和服务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针对高净值客群的定制。数据显示,2024年高净值人群出境旅游的消费贡献占比达63%,人均消费金额超出普通游客3.8倍。因此,小团定制、一人成团、“高端硬件+柔性服务”等均能够激发这些消费者的出行意愿。还可以通过对全行业文化沉浸体验的探索,让定制服务从“资源导向”向“体验导向”进行升级。此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渗透,也为出境旅行提供了一些精细化服务的增量。比如“AI旅行助手”,能够解决语言不通导致的菜单翻译难题,还能通过用户历史偏好预测潜在需求。
支付环节的效率提升正成为跨境旅行服务竞争的新战场,与此同时,支付便利化也在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调查显示,2024年中国出境游客对公共服务、旅游业管理的整体评价为“一般满意”水平,且同比2023年评分下降1.6%。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国内游客已经习惯于国内便利化、智能化生活服务,对境外公共服务的预期正不断提升。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