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次”违法未处理公车得了什么病?

http://www.scol.com.cn(2015-10-23 9:43: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孙伟
作者:孙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河南省公安厅今日首次向社会曝光了全省交通违法前200名的小型车辆。在这份黑名单中,新乡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一辆公车以784次夺得“头名”。记者注意到,榜单中,公车共有9辆。其中,新乡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豫GAA016车辆784次违法排在第一位。此外,商丘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镇人民政府办公室豫NA1758违法338次。其余交通违法较多的公车则集中在各地城市管理局及公路管理局。(10月21日  人民网)

  常人眼中,对于公车的理解,总是归结于领导私用,违规、特权之类的标签,很容易被贴到这类权力集中带来的嚣张跋扈。近日,河南新乡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一辆公车以违法未处理“784次”位列该省违法未处理车辆榜首,着实让人吃惊。随之带来的疑问是,进入“后公车时代”,以各种理由留有下来的公用车辆,会不会存在一种无序失效管理,如果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处理?

  如记者所言,相比于曝光的200辆车来讲,公车仅占9辆,为数不多,但其违法烈度却是不轻。单论交通违法数量来看,从每单车700多次到每单车300多车次不等,堪数第一;论起这些车辆的归属单位而言,以各地城市管理局和公路管理局最多,恰恰说明了一些问题。公车改革后,一些执法部门车辆往往会因执法需要得到保留,甚至很多执法单位还会根据实际需求新增配置执法车辆。进入“后公车时代”,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公车使用管理,必然会出现不适,尤其是很多单位专职司机分流后,公车管理一时间陷入了另一个空档期,再加上使用者责任心和使用目的不尽相同,交通违法意识责任淡薄,必然会忽视一些交通常识,导致一些违法行为产生。

  “后公车时代”,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新规则来管理车辆。一是严格用车计划,确保无违规操作。指定相关部门集中管理车辆使用,工作性质用车必须提前计划,并且留出机动车辆,保证工作需要。做好车辆对接,强化车辆使用责任意识,保证人车安全;二是可以参考一些主流出租公司作法,为公车配置GPS定位仪,做好车辆使用登记,确保公车行踪实时可查;三是强化对公车使用者的培训工作,确保公车使用人的素质。以上都是针对单纯公车使用的建议,但从公车使用单位违规曝出问题来看,仍有一些执法权力病在里面充斥,如果不能清除这些病症,单纯靠这些死制度把守,效果不大。

  当前的“公车改革”已经进入尾声,成效显著,但问题仍存。譬如这些“后公车时代”的新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消除权力部门的职业病,不能靠死制度一搓而就。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全视角监督,还有单位整体素质强化,只有将这些配合监督共同作用于干部队伍的素质提升,才能抹去“784”次违法未处理公车的耻辱。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