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史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独特意蕴

http://www.scol.com.cn(2023-11-28 8:50:44)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余如波
作者:余如波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专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11

  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也不只是个人的杯水风波,而是一种引导心灵向上、助力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

  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用艺术解决问题的人,能够用艺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能够用艺术改造人们生活的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

  “中西融合”“传统出新”,这两条道路在新时代互为语境,各自展开,彼此交织,共同发展

  人物简介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高世名提出“以乡土为学院”和“无墙学院”的办学理念,倡导“全球本土双轮驱动、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艺术教育体系,致力于打造扎根中国大地、助力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

  2023年11月10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大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举行。现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以其5000多字的主题发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对校庆主题“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详加阐述。筹备、参与建校95周年各项庆典和展览、学术活动,参加《人民日报》学术座谈,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要抽空接受媒体采访……高世名最近的状态,恰似首任院长林风眠的著名题词:为艺术战。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高等教育的开创之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五大校区的万人美院。如何“为艺术战”,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是高世名一直在探索的命题。

  11月6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高世名作为文艺界代表发言。他表示,文艺不是大政之余,而是大政之始。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不但要固本培元,接续先贤道统,活化历史文脉,重建“艺理相通、道术相济、学养相成”的艺术传统,更要守正创新,将古今概览之眼界、现实生活之体认,转化为艺术创作之资粮,创造出新时代文化艺术的清刚正大、高风峻骨。

  ■文学青年结缘美院,自创硕博研究方向

  高世名与艺术结缘,其实有些偶然。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有一次哥哥带回4本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玩笑》《为了告别的聚会》和《笑忘录》,或许由于书中涉及一些哲学背景,哥哥和他的朋友们始终读不进去,“觉得枯燥,没情节”,高世名却如饥似渴地一口气读完。

  当时,高世名的父亲在大学里教授物理,母亲则是小学语文老师,两人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无暇顾及他。高世名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通过阅读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年轻人,他的自我开启非常重要。中学时,有相当多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通过自由的阅读,有了看世界的独特眼光,探索自己的表达方式。”

  朦朦胧胧中,这名文学青年慢慢有了“搞艺术”的想法。1993年高二时,17岁的高世名选择参加艺术高考,并幸运地被浙江美术学院录取。也就在那一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他的本科专业方向是艺术史,当时天真又真诚地觉得艺术这个事跟自己有关,艺术史跟自己有关,“我们一拨人觉得我们要改变艺术史,每个人都‘自命不凡’,都‘自以为是’。这种心气非常重要,也是我期待今天的学生能够做到的。”

  硕士期间,他的研究方向是“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博士期间则是“艺术史与观念史”,都不在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方向之中,他大胆“自创”进而被教务部门认可。

  这种“自由”还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上。一些美院没有开设的哲学课、文史课,高世名就跑到浙江大学蹭老先生们的课,“我也交作业,老先生批改一下,打个分带回来,教务处就认了。”除了知识的丰富积累,他还从老师们身上收获了做事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年轻人的信任和支持。

  ■从创作者到策展人,探寻“自主表述”的路径

  尽管专业方向是史论,大学期间,高世名却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还跟朋友一道搞起了当时很前卫的录像艺术和装置创作。

  “一开始没有条件,甚至只能做方案。”后来展览机会来了,他们用非常简陋的设备拍录像,在速度极慢的电脑上做剪辑,一点点干起来,连续几年参加录像艺术展。

  1999年的一次参展经历,给高世名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那次,他在北京四环边上的一个地下室艰难地完成了一件录像装置,然后帮助策展人邱志杰通宵布展,“连续一星期就像工人干活一样,只有一点点时间休息、睡觉。第二天开展,现场无缝切换成了一个衣冠楚楚的大派对,当时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很虚幻的东西。”高世名开始对当代艺术的“名利场”和“圈子”产生批判意识,从当代艺术转向经典,阅读了从赫尔德、哈曼、狄尔泰到卡尔·波普尔、以赛亚·伯林等一大批哲学家的思想史著作。

  虽然后来没有继续从事艺术创作,这段经历对于高世名而言却弥足珍贵,其影响持续至今。“写诗、写小说、拍电影、搞摄影、练书法,都是一种艺术的经验。有这样一种上手操作的创作经验,你就不会对艺术隔膜,就能够知道艺术家创作的甘苦,知道他的快乐在哪里、他图什么。”

  高世名为艺术圈熟悉,主要源于新世纪以来的策展工作。

  2002年6月,还在读博的高世名给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许江提交了一份名为“从中国海到地中海”的报告,提出以文化考察的方式,梳理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亚洲文化传统、地缘政治的关系,探讨构建“文化亚洲的当代主体性”。“这是中国艺术界第一次自主的亚洲表述,在此之前中国艺术界是被表述的。”此后,高世名参与策划了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等一系列重要展览。尤其在担任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主策划时,他就策展主题在北京、香港、上海、杭州、广州及伦敦做了6场论坛。后来欧美一些高校将这个展览作为策展研究和理论教学的重要案例。人才培养也随即展开。“我们的学生要大量阅读社会理论、文化批评、媒体研究这些东西。”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设立了国内首个策展专业,2010年纳入跨媒体艺术学院,开始培养策展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并于2022年出版一套四册回顾性的《行动之书》丛书。

  ■接续艺术教育理想,打造中国艺术“国学门”

  2020年7月,时年44岁的高世名就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成为中国艺术院校最年轻的“掌门人”。“许江院长做了20年,有非常清晰的学术主张。”在他看来,对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怎么保证这些学术主张、这些命题、这些理想延续并且深化下去。例如,针对“全球视野,本土关怀”的理念,高世名用“乡土学院”网络和“国际研学”网络来落实。“艺术院校的学生往往比较关注自我,注重个性的表达,对此要引导他们在社会大现场中打开胸襟,用乡土新经验贯通群我。”

  “美院要‘四通八达’,散布到全中国,要有它感知社会进程、把握时代脉搏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网络’。”他表示。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画、书法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针对许江提出的“视觉艺术东方学”,中国美术学院与杭州市萧山区签署合作协议,开辟湘湖校区,共建“中国美术学院国学院”,打造中国艺术“国学门”。

  在这里,高世名希望创设中国书画“长时段、一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机制,从附中到博士一以贯之,做到中本贯通、硕博连读,2022年已经招收了第一批学生。

  “国学门”希望吸收古代书院的优秀传统,推进中国书画与古典学术的知识整合,以“诗、书、画、印”四大传习所,重建博通经史、“诗书画印”兼备的“通人”之学,探讨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主模式。同时,也将设立世界艺术史研究中心,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意蕴,创新中国人的“视觉国学”。

  与高世名读书时相比,中国美术学院的规模在新世纪扩大了几十倍,学科专业质量也在稳步上升。“但是依然有一个问题:怎么在万人大学的基础上制定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的‘任务书’,怎么培养我讲的‘世界的艺术家’。”

  “我们的学生不只是专业画画的、做雕塑的、做设计的,他需要一整套艺术人文的滋养;同时,今天的科技迭代如此迅速,我们需要跟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合作。这不但要全球本土双轮驱动,还要人文科技双向会通。”高世名表示,在这样一个路径里去重新构造艺术和艺术教育,将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课题。

  对话

  艺术是激发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力量

  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

  记者:最近拜读了高院长的一些文章、讲话,您都反复提到一个观点:我们不要培养“艺术界的艺术家”,而是要培养“世界的艺术家”。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高世名:2016年G20杭州峰会时,加拿大总理夫人苏菲到我们学校,她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学校快90年了,1928年建校的时候,艺术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今天又意味着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1928年的时候,艺术对中国的意义是涵养心灵、培养新人,它是美育和德育;而在21世纪的今天,艺术对中国的意义是激发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社会创新的一种力量。所以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也不只是个人的杯水风波,而是一种引导心灵向上、助力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这是我的信念。

  美术学院培养怎样的人?只是培养所谓的“独立艺术家”吗?绝对不只如此。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用艺术解决问题的人,能够用艺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能够用艺术改造人们生活的人。所以说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艺术不是作为一门技术和职业。学生读美院,就是为了成为一个平面设计师,成为一个国画家?不只如此。艺术是超越专业的一种东西,美院最关键是要教一种创造性地感知世界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最根本的东西。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是“大写”的艺术。任何一个行当,做到最高的境界,就是一门艺术。烹饪的艺术、建筑的艺术、领导的艺术……艺术指的是一种超越性,那种从日常劳作、平常事务中拔地而起的一种超越状态。这就给美术学院的教学带来了一个巨大挑战,在正常专业教学之外,还要有很多东西。我在校庆大会里讲的“通”,不只是兼通博览,不只是联通、旁通,它是贯通和上通。你要有那种上通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把一切技艺的东西提升到了道的层面。

  为什么做“世界的艺术家”?艺术圈再美好也是画地为牢,尤其是现代以来,欧美社会构造起来的沙龙、展览、画廊、美术馆、博览会、拍卖行……整个这套系统,让艺术变成了一个象征性资本的自循环体系。艺术之外要么是消费体系,要么是传播体系,艺术作品要么通向博物馆的祭坛,要么通向银行保险箱。艺术如果仅仅变成这样一个行当,那么它是可悲的。它再美好也是一个“小花园”,而花园之外是整个世界,有无数的人们、无比丰富的生活、无穷无尽的故事。美术学院的学生,哪怕将来要做职业艺术家,都要去到广阔的世界里面进行社会感知,养成自己的现实感、历史感,这一点至关重要。不要天天只想着画廊、市场、节展,你要想到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那些普通人,他们的生命世界,他们无数的故事、感受,他们平时很难表达,你要去向他们学习,你要真正地在社会网络之中去进行观察、去体验创造力的多种形态。

  记者:通过这些理念、路径,您希望中国美术学院最终培养出怎样的人?

  高世名:其实,我倡导“以乡土为学院”,开学布置“国美作业”,这些都是为了让国美的青年学子能够成为“现实主义者”。这些年,我观察到今天的年轻人有一种矛盾人格:人生目的不明确,同时又是人生的“精算师”;在社交媒体上四通八达,好像经历了满世界的精彩,但同时又是宅男宅女。没有人生目的和理想,就只剩狭隘的实用主义,从长远看这是缺乏开创性的。这是我们要去研究、破解的难题。

  那么,艺术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教育的根本是什么?这些年我跟美院的同事们始终围绕这些问题在思考和探索。90周年校庆时,我在论坛上非常明确地提出艺术和教育的使命是人的保存、人的发展;今年我又完善了一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

  “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是我们以前对文艺复兴的说法,但是我们将之界定为艺术的根本价值,也就意味着文艺复兴不是一次性的时期和运动,而是始终发生着的状态,文艺复兴作为一种心志,应该渗透到我们日常的创造之中。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该“以人民为中心”

  记者: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尤其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中国美术学院做了很多工作,您也一直在倡导“与古为徒、与古为新、与古相悦”。在您看来,我们可以向古人学习什么?

  高世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新时代着重提出来的,中国美院在这个事情上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高等教育从我们这儿开始,抗战期间,王子云先生等一批先师领导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和保存。优秀传统的基因在我们学校始终薪火相传,这为我们民族的文艺复兴埋下了一颗种子。

  我跟美院师生们常常讨论一个话题,我们要坚持传统正典的研习,但是在新时代不能厚古薄今。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先弄清楚我们比古人差在哪里,又强在何处。古人比我们强在两点:第一点“先天之学”,古人一读书就是经史之学,一提笔就是毛笔书写。第二点“格物致知”,古人比我们观察事物更细致、严谨,因为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社交媒体,没有这些东西分心,可以宁静专注、惟精惟一地观察事物。所以古人格物之深,不但可以“格物致感知”,而且还可以“格物致良知”。

  但是古人有不如我们的地方。今天的博物馆、今天的数字化,今天任何一个博士生,他所看到的那些历史上的名家巨迹,比赵孟頫、董其昌要多,这两个人已经是他们那个时代条件最好的人。况且赵孟頫、董其昌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欧罗巴文明、古埃及文明,不知道还有希腊罗马,还有文艺复兴,而我们可以概览人类文明史的各种成果,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去研习。再者,古人不像我们,可以用所有的现代科技手段去认知这个世界,转化成为艺术经验和美学创造。

  记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书画等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美术学院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高世名:我们分设了中国画学院和书法学院,目的是让它们能够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互为语境,各自展开。但是它们之间的学术和专业是分不开的。同样,依托湘湖校区创建中国美院国学院,目的是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文艺术资源,来打造中国艺术的“国学门”。我们希望形成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艺术策源地,为此将全面展开“中华文明基因工程”,创设汉字、器道、山水、造园四大研究中心,以这四个命题贯通所有学科专业。

  比如,汉字可以打通书法、篆刻、金石、建筑、新媒体、设计等方方面面,它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基因。山水是中国人世界观的艺术,我们现在不但有中国画学院在画山水,同时还有油画、版画、动画、电影、设计、手工艺、声音艺术以及建筑、园林,都在山水方向进行探索,山水可以打通美院所有专业。

  我们在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候,一定要面对新的时代,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空说,也不只是去画主题性创作。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我们的教学体系里去,落到人才培养中去,落到青年艺术家、设计师的成长中去,让他们做到扎根中国大地,感通人民之心,感知社会、感知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创造。

  推动“中西融合”“传统出新”互相交流和发展

  记者:您以前主要是以策展人身份被艺术圈所知,20年前做的第一个策展项目就开始“放眼世界”,今年校庆同样有很多国际性的学术文化活动,体现了近年来强调的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向。

  高世名:2002年6月,我还是博士生,提交给许江院长一份3页纸的方案,题目叫“从中国海到地中海”,针对当代艺术在亚洲的迁徙做研究,探讨它如何跟亚洲各国的本土文化建立关系,如何面对亚洲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如何形塑一个现代亚洲、文化亚洲。后来许江院长建议题目改为“地之缘”,既是边缘,也是因缘,副标题依然是“当代艺术的迁徙与亚洲地缘政治”。

  亚洲是一片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性突出的大陆,我们到泰国、日本、伊朗、土耳其等不同文化脉络的亚洲国家进行考察,我们提的问题、关注的事情跟欧美策展人是很不一样的,这就是最大的价值,这也就是“非西方-非西方”之间互鉴的结果,跟近代以来“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比照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20年后,我们再来做“天问2023:文明互鉴”这样的学术活动的目的。

  记者: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两条学术脉络,“中西融合”和“传统出新”的关系是什么?

  高世名:5年前,我们收到一批捐赠,是林风眠先生和蔡元培先生的通信,其中所用的国立艺术院信笺纸上面有四句话,就是我校当时的“四句教”: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中国美院有两条主要的学术路线。一是林风眠、蔡元培的“中西融合”之路,这条路作为学校的一个文化基因,生产力极其强大,比如说我们的学生里面就出现了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都是从这条路上走出来的艺术大师。二是潘天寿倡导的“传统出新”之路,他认为中国画、西洋画要拉开距离,两峰挺立,要文化自立、自强,“为传统增高阔”。这是中国艺术史上最早、最明确、最坚定的文化自觉、自信的宣称。我们的“国学门”主要就是承接潘天寿先生这条道路,但是也兼通了“中西调和”的意义。

  当然,“中西调和”不只是东和西,除了东、西之外,还有很多的“非西方”,今天“全球南方”(Global South)也是一个重要命题。我们95周年校庆的核心项目“天问2023:文明互鉴”以及12支团队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来自世界的报道”,就是为了展开蔡元培先生当时横贯东西方文化传统的那个伟大视野。对中国美院来说,“中西融合”“传统出新”,这两条道路在新时代互为语境,各自展开,彼此交织,共同发展。

  记 者 手 记

  与古为徒,与古为新,与古相悦

  联系到高世名院长,介绍了“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策划的来龙去脉,他很爽快地接受了采访。他还说,中国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活动很快举行,希望记者能到现场亲身感受,对美院的历史和文化有直观的了解。

  校庆活动主要在位于杭州城郊的良渚校区开展,不远处便是良渚文化村、良渚博物院、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良渚文化被考古学界视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两年前刚启用的良渚校区与之毗邻而立,何尝不是此次校庆主题“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的一个直观展现呢?

  反映在高世名身上,则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从痴迷现代派文学,到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策展、研究,再到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努力为中国美术学院的“中西融合”“传统出新”两条学术脉络打开新路……这是一条文化自信之路,也是一条“与古为徒,与古为新,与古相悦”之路。

  前往杭州前,我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高世名可谓“金句频出”。其中让我记忆最深、最被打动的一处,是他说当观众走入展览的时候,不是试图去“看懂”作品,而是面对艺术现场打开身心,“走进一个展览和走入一片山水应该是没有分别的。”

  展览、策展是舶来品,山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观念,但在这里,二者的结合却显得无比熨帖,洋溢着一种诗性的美感。正如既“现代”又“传统”的良渚校园:举目四望,是国际著名建筑师张永和略带“工业风”的楼宇设计;侧耳倾听,却能时时分辨出别具江南韵味的潺潺水声。

  或许,这正是一种艺术理念、教育理念“润物无声”的外化吧。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

  大型人文融媒报道

  策 划 李 鹏

  统 筹 姜 明 赵晓梦

  本版撰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本版摄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