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开放胸怀

http://www.scol.com.cn(2023-11-14 9:18:29)  解放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健
作者:王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传统,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

  交融和包容——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式的。诸多各具特色的文明散布于早期中国大地的各个区域,通过各种途径有着相互的联系、交往和借鉴。

  近年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比如,三星堆的青铜铸造工艺来自中原地区的商王朝,玉琮、玉锥形器具等来自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稻作技术等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明交融的力量,足以突破自然地理环境的阻绝。正是在碰撞和交融中,中华早期文明逐步从“满天星斗”过渡到“月明星稀”的阶段,为“多元一体”提供原初动力。

  中华文明真正进入“多元一体”阶段后,各种地域文化之间的交融也从未停止过。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一个例证。

  历史上的江南,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发育出相当成熟的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早期文明。2000余年前,吴越文化逐渐成形,其实质是泰伯、仲雍奔吴后带来的中原文明与本地文明融合生成的一种区域文化。

  汉唐以来,北方移民源源不断来到江南。唐天宝之后,“中原释耒,辇越而衣,漕吴而食”,江南地区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移民不仅充实了人口、带来了人才,还在交融和包容中形塑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

  再举个例子,北宋时首都东京城内的“番物”常年受人追捧,如番刀、番笛、番扇、番画、番曲等。当时政治、军事上的对立,没有阻隔文化的日常交流和交融。正是这种开放与包容,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为后世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中国还是15世纪以降早期全球化的缔造者之一。当时,通过丝绸、棉布等产品的大量外销,中国与东亚乃至更广阔的地区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与之相伴,白银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大量洋货、洋物进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时间,各地以“外洋之物是尚”,南方各省甚至“通用洋钱”。

  清代前中期的上海因地处江海通津,又设有江海大关,与海外联系尤为密切。嘉庆年间,在上海县东门外已有一条专门从事洋货买卖的洋行街。来自荷兰、西班牙等地的银币大量流行于上海市肆,以至于当时流传开“街头好用是洋钱”的说法。

  道光初年,一些西方人还观察到暹罗有专门行驶于上海和曼谷之间的大型商船,贩运的货物有蔗糖、苏木、海参、鱼翅、藤黄、靛青、棉花和象牙等。这种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互通,为早期全球化以及和平共处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处于同一贸易圈的东亚诸国,从明朝建立开始到鸦片战争之前,将近500年间只发生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战争。反观同时期的欧洲,大小战争从未停止,仅英法之间在1300年至1850年便至少发生了40次战争。

  创新和延绵——

  中华文明对不同文明一直秉持着兼收并蓄的态度。它并非简单的复制性模仿,而是各种外来文明来到中国后都需要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性地加以转化创新,在不同的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新的表达方式。

  中国宗教信仰多元并存格局的形成就说明了这一点。任何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都要通过对自身教法、教义的不断创新,实现本土化,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绵延长久,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佛教从东汉时传入中国,最初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形:佛教经典翻译佶屈聱牙,不能贴近普通民众;因为主张“沙门不敬王者”,故与皇权的关系十分紧张……

  在此后的发展中,佛教积极调整定位,不断与本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价值序列相磨合,最终实现了中国化。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宗派,还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文化对佛教也抱持开放心态,援佛入儒、援佛入道成为历史上的常态,为终成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态奠定了基础。

  这种文化融通的取向,为中华文明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条件。隋唐时期是儒佛交融的一个高潮,这一时代风习突出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我们今天读到的很多唐诗,意境空灵而幽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便与很多诗人受到佛学的影响有关。

  一个突出的代表便是山水诗人王维。他深谙佛理,自号“摩诘居士”,更有“诗佛”之称。苏轼称誉其作品为“诗中有画”,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是中华文学史上的瑰宝。

  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包容与再创造,同样体现在中华地域文明的演化过程中。晚明时期是江南文化与域外文明借鉴交流的一个高潮,当时的上海人徐光启与人合作翻译了许多西方科学技术书籍。我们今天讲到的几何学的点、线、面、三角、直角、锐角等,都是那时候确定的。

  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近代上海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方面走在前列,并整体带动江南文化变迁。海派文化的多元与近代思想的活跃,进一步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最终催生出红色文化。从江南文化到海派文化再到红色文化,地域文明因时因势迭代更新,正是中华文明得以创新和延绵的例证。

  总之,文明的相互包容不意味着迷失自我,不意味着对外来文化不加鉴别地全盘接受。中华文明的发展从来都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进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