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塑造

http://www.scol.com.cn(2022-9-10 9:27:43)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杨海涛
作者:杨海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草鞋县令》主要讲述了什邡县令纪大奎治理水患的故事,从而塑造了纪大奎这一廉政爱民、一心为民的县令形象。这一形象生动鲜明、有血有肉。

  主要矛盾冲突的展开

  围绕治水事件,该剧冲突不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就是引水野河滩还是引水古瀑口。

  其实五年前已有引水规划,就是引水野河滩。但野河滩重峦叠嶂,引水的话耗时耗力,需要好几年时间,意味着高景关山民还要遭受几年水患干旱。但这是前任什邡县令定下的治水方案。选择这个治水方案,没有风险,还有可能取得政绩,获得升迁。

  更好的方案是水道走古瀑口,引水古瀑口只需要大半年时间。但这意味着否定了以前的治水方案,会得罪上峰,以身犯险,自然也会阻碍重重。

  为了打消纪大奎更改治水方案的念头,保住野河滩治水大功,县丞杨承祖不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带人以“功名、文名、美名”向纪大奎行贿。

  面对眼前的贿赂,纪大奎问了三个拷问灵魂的问题:“倘若有人用金银钱财向你行贿,你可能拒之否?”“倘若有人用高官厚禄、锦绣前程向你行贿,你可能拒之否?”“倘若有人用功名、文名、千秋美名向你们行贿,你们可能拒之否?”拒绝金银财宝、高官厚禄,也许相对容易。但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士大夫来讲,要拒绝“功名、文名、美名”是何其难啊。

  最终,纪大奎拒绝诱惑,选择为民拼一拼。他脱了官靴,穿上草鞋,夜探李冰陵。最终找到引水古瀑口的依据。

  这样,一个廉政爱民的为官者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次要事件和人物的烘托渲染

  该剧开场就很精彩。“救命啊,冤枉啊。”随着山民们喊冤的唱词,乞娃击鼓呼冤,矛盾展现。通过乞娃的讲述,纪大奎了解到“什邡三年两灾”的现状。这比单纯通过画外音来交代背景更具感染力。

  接下来,纪大奎为老百姓做了一系列实事。释放“罪民”乞娃,将孤儿乞娃收为义女。把衙门的公粮、自家和什邡乡绅的余粮搜集起来,施粥赈灾,解决灾民的燃眉之急。准许高景关的山民以茶换粮,帮助他们度过荒年。冒着风险上书,帮助高景关山民脱去罪籍。

  这些次要事件,以及乞娃等次要人物,既让纪大奎的形象丰富而立体,又使该剧的情感力量得以增加。

  对比手法的运用

  该剧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纪大奎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和精神境界。纪大奎与杨承祖,更是处处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高景关乞娃喊冤,杨承祖认为乞娃是“罪民”,要求拿下乞娃,而纪大奎不仅要求放了乞娃,还收养了乞娃。面对灾民的惨状,杨承祖认为开仓罪名大,怕朝廷降罪而自己受牵连,而纪大奎则要求开仓放粮,且愿意担当责任、承担后果。当山民首领吴中隆请求恩准高景关山民以茶换粮食,杨承祖认为百年铁规不能更改,坚决不允许,纪大奎则马上准许以茶换粮。关于治水方案,杨承祖为了自保,选择以前的治水方案,纪大奎则为了百姓以身试险,排除万难,更改治水方案。

  杨承祖代表了官场中明哲保身、一心追求政绩和功名利禄的一类官员。纪大奎则是为了百姓的利益能放下功名利禄的官员的象征。

  画龙点睛的唱词和念白

  该剧出现了很多画龙点睛的唱词和念白。比如“我们都是百姓养,碗里装的百姓粮,身上穿的百姓衣,当官就该为民想。”“山民罪民都是百姓苍生啊。”“百姓才是头上的天。”“君子修道,为生民立命。”所谓言为心声,纪大奎的唱词和说白中,句句离不开“百姓”,可见他一心为百姓的民本思想。

  类似台词还有很多。这些台词指向人物内心,真诚真挚,既点明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又彰显了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

  鲜活而丰富的纪大奎给川剧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为官者的典型形象。纪大奎发出的灵魂拷问,值得所有为官者深思,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这拷问,也使该剧具有了普遍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