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近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http://www.scol.com.cn(2022-4-15 8:00:05)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余如波
作者:余如波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最近,一段名为“字写不好与笔无关”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和传播。

  这段不到两分钟的视频,将若干段书法练习场景剪辑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尽管大都使用墨汁,书写工具却都不是毛笔,而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打火机、螺丝刀、树枝、勺子、牙刷、榔头……更有甚者,用自己的脚在沙地上、灰尘上也能挥洒自如,写出令跟帖网友自愧不如、“怀疑人生”的佳作。

  此情此景是不是有些眼熟?没错,我们在公园里、广场上,有时也会看见一些人拿着一支大笔甚至拖把、提着水桶,在地上练习书法,内容以经典诗文等为主。除了正草隶篆等常见书体,笔者还见过美术字,甚至花体英文。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在线上、线下展示书法技艺的人,就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一出手就惊人。诚然,字写得整齐、好看与否,并不能完全代表书者的水平造诣;视频留下的记忆或许很短暂,地面上的字迹也会很快蒸发殆尽,但它们却从一个别样的角度,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实际上,就笔者的日常观察而言,对艺术感兴趣、希望以此提升自我的普通人并不在少数。这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示:艺术尤其高雅艺术,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与之相应,普通人接触艺术、练习艺术,也不必然付出高昂的金钱、过多的时间等成本。我们完全可以用“性价比”适宜的方式,丰富日常生活,提升文化素养。

  书法就是一个绝佳例证。一位技艺精深的书法家,对笔墨纸砚的质量、特点通常会有自己的要求,一些人甚至花大价钱量身定制——而这还没算上印章、镇纸、碑帖、装裱等物质成本,以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续练习的时间成本。

  但是,书法因此“拒人千里之外”了吗?并没有,因为它还有很多低成本的“玩法”。笔者小时候初学书法时,父亲经常拿来几张旧报纸,往餐桌上一铺便开始教学。练习握笔,就在掌心塞一个鸡蛋;练习运笔,就在纸上反复画圈……这些简易的“土办法”不一定是正路,却让笔者初窥书法的魅力,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更重要的是,这也代表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一位学者曾建议,普通人可在业余时间尝试锤炼一门“技能”,最好能达到一定的水准,这样既可以在练习、展示、分享的过程中填补空虚、提升自我,也有助于对抗工作带来的疲劳焦虑,缓释生活中的各种负面情绪。至于锤炼一门怎样的“技能”,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笔者看来,艺术尤其是高雅艺术,至少是一个可以优先考虑的选项。

  当我们身处低谷、面临困境时,艺术或许能带来某种抚慰、支撑。就此而言,艺术不应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还应该鲜活地生长在江湖之中。“字写不好与笔无关”视频最大的启示或许是:对于普通人,艺术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