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动人心弦的长征故事

http://www.scol.com.cn(2021-7-2 10:30:35)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欧阳子君
作者:欧阳子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评大型原创红色音乐剧《牦牛革命》

  大型原创红色音乐剧《牦牛革命》,由阿坝州民族歌舞团历经2年精心打造,作为“剧美天府”回望百年路 奋进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季演出剧目,于6月10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首演。之后,该剧还计划赴北京等地进行巡演。

  这是一部怎样的音乐剧呢?红军长征进入川西北地区后,越向雪山草地迈进,人烟越稀少,粮秣供给越是困难。当时的阿坝州人口仅有20多万,人均年有粮200公斤左右,在红军长征过境、留驻的16个月里,支援红军粮食超过1000万公斤。后来,毛泽东多次讲到这段历史,高度评价了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时藏、羌人民的无私支援,并赞誉其为“牦牛革命”。

  该音乐剧就是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背景,以一队红军官兵筹粮为主线,再现了红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群众,消除隔阂误会,得到藏、羌人民的支持,体现出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的鱼水关系、红军战士的坚定信仰和牺牲奉献精神。

  该剧由阿坝州民族歌舞团团长王文芳担任制作人,著名音乐导演梁群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林波担任首席编剧,著名作曲家钱琦担纲作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多媒体设计等也力邀国内知名教授专家。

  对一部音乐剧来说,作曲和音乐设计,不啻是全剧的核心和灵魂,是一部音乐剧的高光、亮点和华彩之处。本剧在采用音乐剧、交响乐和歌剧格式的音乐形式下,又在大量采风的基础上,吸取了阿坝高原藏、羌山歌等民族音乐的元素和旋律风格。曲风中西结合,旋律优美动听,形式灵动跳跃,音乐打动人心。同时,全剧音乐在每个段落都有高潮部分,对主题的突出、剧情的表达、情感的表露和氛围的烘托,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譬如,在军民共同收割青稞的段落,藏族山歌、羌笛、羊皮鼓声和群声合唱交相融合在一起,极具典型性和特色性。再譬如,山神卓妮的演唱和牧人罗尔丹在放牧及星空下的藏语通俗演唱与配器,将藏族山歌的元素及演唱方式融入音乐剧形式中,优美悦耳。部分唱段则运用了音乐剧和歌剧的典型演唱方式,如特派员与土司管家和土司的对唱,勾勒出剧中的角色特征和人物形象。此外,全剧还有多个优美唱段,如罗尔丹不舍送牦牛的唱段、红军战士翻越夹金山和跋涉草地沼泽的群声合唱等,都表现出音乐剧独有的审美效果。

  除序曲和尾声外,全剧分为上下两个篇章,时长90分钟。在有限的篇幅内,再现了红军北上过草地面临巨大困难,和国民党反动势力斗智斗勇,争取民心,得到藏、羌等各族同胞支持,筹集到宝贵的粮食物资,得以走出茫茫草地到达目的地,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全剧100多位演员,具体刻画了十五名有名有姓、有台词有唱段的人物。剧情结构紧凑,衔接自然,叙述流畅,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为满足剧情需要,全剧大量运用多媒体表现手段,采用前幕、底幕影像和舞台表演叠加的方式,同时使用影视表现手法,并结合声光电效果,在平面舞台上构建起立体的时空光影,营造出逼真的舞台环境和效果。譬如翻越夹金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等几场戏,都发挥了多媒体特有的现场效果,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