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阳市罗江区“双基共建”实施的金融服务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成绩单”:授信4.2万户农户共16.8亿元,其中授信贫困户1489户共2548万元;培养131名村民担任金融代办点办事员、发放务工补助32.8万元;群众少跑路累计65万公里……(8月15日《人民日报》)
不要以为抓党建是务虚的工作,也不要以为抓党建工作非得要改头换面、标新立异,其实只要善于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巧妙开展党建结对子,强化党建引领和资源优势互补,一样可以激活发展新动力。四川德阳市罗江区实施的“双基共建”工程,不仅破解了金融业自身发展的瓶颈,而且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活力。
农商银行手握大量的资金,希望能够在广阔的农村市场获得发展,但又因为信用问题,不敢贸然发放贷款,而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贷款解决燃眉之急,却因为银行手续问题难以贷款。虽然彼此都明知这个矛盾的存在,但就是找不到破题的办法。
从何处下手,罗江区实施的这个“双基共建”可谓是恰到好处。所谓的“双基共建”,其实就是指村党组织和基层农商银行党支部深入融合结对共建,村党组织协助开展评级授信,农商银行提供优质低息的金融服务。银行给农业农村发展解决了资金难题,而村党组织则解决了银行长期以来担心的信用问题。
对于村党组织来说,由于缺乏村集体经济的支撑,群众与村党组织缺乏一定的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隔阂。由于彼此缺乏交集,群众很少参与村党组织的活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话也没有啥人听,因此给村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遇到秸秆禁烧等重大事项,村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有时也无济于事。
自从与农商银行党支部开展融合结对共建之后,村党组织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谁要是不听从村党组织的安排,其个人信贷信用可能就要受到影响,村党组织的权威性有了,基层发展治理自然就顺畅多了。
对于银行来说,有了村党组织的介入,村民的各种信息更加真实具体了,再也不用为所谓的信用手续发愁了。从银行发放贷款的实际效果来看,不仅帮助了农民朋友度过了难关,而且也为银行自身发展注入了活力。
比如,罗江区金山支行在没有要求任何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向某专合社发放了25万元低利率“信用”贷款,当年专合社收入达75万元左右,让12户贫困户在短短一年内就摘掉了“贫困帽”。无论是对于银行,还是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一种双赢。
罗江区的实施“双基共建”说明,只要切实认真的抓好党建工作,一样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开动脑筋,如何从改革发展的现实中去发现问题,并用党建的思维和视野去思考问题。对于罗江区的村党组织与农商银行来说,彼此之间也没有啥大的动作,就是在党建工作上进行了深度对接,结果就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动能。
推而广之,我们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显然需要多一些思路和角度,不一定非要绞尽脑汁去一味的创新,其实把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多一些横向思维,多注重问题导向,多深入基层实际,一些看似难解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