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研究员 徐也晴
6月19日举行的2025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长城战略咨询发布《GEI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1212家,总估值超过3.6万亿美元。其中,金融科技、企业数字运营、数字医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5个赛道比较热门。
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且多聚焦于科技领域。《报告》提到,在中国新获融资的88家独角兽企业中,超七成企业属于前沿科技领域。
从日前公开的《中国独角兽排行榜2025》中也可以看到这一趋势。一方面,人工智能成为实质上的第一大爆发领域,包含大模型和基础应用类、智能驾驶类、机器人三大行业,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39家。另一方面,各大新兴科技赛道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生物科技、以AI眼镜为代表的AI+AR行业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独角兽企业的“年龄”往往都比较小,成立年限不超过10年,因此也面临很多挑战。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提到,有些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管理、不注重现金流以及创始人存在能力短板等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破产等严重的后果。
对此,麦肯锡认为科技独角兽企业管理升级迫在眉睫,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避免战略规划与实施模式脱节。麦肯锡认为,企业战略要从碎片化想法形成可快速落地的完整方案。团队往往很难达成统一战略共识,或者无法有效执行战略,而战略的困境往往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二是要重视领导力的提升以及人才梯队构建。特别是技术出身的核心高管团队,在这方面更为欠缺。对此,麦肯锡建议,创业者要让自己从科技人员转变为企业家,因此需要提高综合领导力、拓宽管理带宽。另外,在科创企业发展迅速、业务结构日益复杂的前提下,迫切需要重塑治理和职责,确保组织能够高效运作。
三是提升财务管理能力。麦肯锡提醒,业财一体化是个比较严峻的挑战,财务部门对业务不熟悉,业务线如研发、生产、采购、营销团队对财务费用不敏感,会乱花钱而不太注重现金流。而如果优秀的首席财务官无法及时到位,也会导致融资和风控等关键职能无人胜任。
四是提升数字化营销与数字化管理。例如商业数据未能有效沉淀,导致经营决策缺乏数据分析支持;或者产销环节数字化赋能较低,无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等。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