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各地各部门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在务实举措中找准关键点。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我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经济有韧性,内需有潜力,创新有活力,民生有保障。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各地要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岗位供给。提高稳岗扩岗贷款额度,拓宽扩岗补助政策支持范围,延续实施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要着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出养老服务、家政、长期照护等专项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落实新一轮青年就业的政策举措,针对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明确“两稳定、一防止”目标任务,兜准兜牢就业底线。
在扩大内需中找准发力点。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越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越要做强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扩大内需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对此,各地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提高消费能力,要完善优化政策举措,提振消费。加快消费品以旧换新,到针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从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到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各地要找准促消费政策的发力点。各地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离不开金融政策支持。各地各部门既要找准政策的着力点,也要拿出务实举措,扎实推进促销费扩内需,为推动经济稳中向好注入强劲动力。
在增量政策中找准落脚点。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比较多。要持续加强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并指导各地向社会公布机构名称、服务清单。要加强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一库一平台”建设,动态归集就业创业信息,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开展政策找人、服务找人;提早启动春风行动,接续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城市联合招聘等活动,分行业、分专业举办“小而美”“专而精”招聘活动,促进供需匹配。要精准加力做好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切实将创业担保贷款这项惠企利民政策落细落实。要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把握好政策出台实施的时机、力度、节奏,提高政策整体效能。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编辑:牛霄 校对:徐登林 责编:邓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