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抓好“三夏”工作,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http://www.scol.com.cn(2024-5-21 10:23:0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婧蓝
作者:婧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全国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要实现“丰收在望”到“丰收到手”,关键在下好“先手棋”“科技棋”“责任棋”,在防范化解风险,抢抓有利时机,促进夏收夏种压茬推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又为秋收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打好“三夏”攻坚战,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每一项工作做到位,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端稳“粮食饭碗”。

  下好“先手棋”,做足“防”的准备。作为夏粮主要作物的小麦,产量占夏粮总产量九成以上。当前,小麦进入“灌浆期”,正等待最后成熟收割的关键期,越是在最后时刻,越是需要主产区各级各部门层层压实责任,提高忧患意识,做足“防”的准备,为夏粮丰收筑牢“防护墙”。积极应对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持续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切实做到“夏粮不到手,指导服务不松劲”,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指导农户科学应对,促进籽粒饱满,努力实现夏粮数量和质量达到预期。

  下好“科技棋”,做足“产”的努力。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还在科技。提升夏粮产量产值,既要做好防范工作,也要坚持科技赋能、科技兴农,着力提升粮食的产出效率,这就需要“三良”融合助“三夏”,发挥良种保障稳产增产、良机让夏粮生产更高效、良法为夏粮丰收提供“硬支撑”等作用,不仅让农民挑好“金扁担”,更能推动粮食丰产丰收。提升粮食归仓质量,关键在做好“减损”工作,在夏粮收获的各个环节,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促进粮食产量提升。

  下好“责任棋”,做足“种”的工作。端稳捧牢“中国饭碗”,必须抢抓农时,不误农事,不负夏,这就需要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夏收夏种压茬推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绘就“三夏”新风景,不能全靠“天公作美”,而要千方百计、百计千方消除不利因素影响,着力调整种植结构,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入田间,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夏种的机械化水平,提升科技含量、绿色含量,为夏种插上“智能化”翅膀,实现种植效率和种植质量“双提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丰收的田野,孕育着希望。抓好“三夏”工作,胸怀“国之大者”,解决“吃饭”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底气,在技术、管理、机械等方面提供支持,在田畴沃野之中绘就更多丰收“新图景”,坚决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让大国粮仓底气“食”足。(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曾沧海
责编:邓强
审核:史册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