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讲好“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精彩故事

http://www.scol.com.cn(2023-7-11 10:56:2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继
作者:张继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7月9日在陕西西安启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行走在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俯瞰大地,无论是走进博物馆,还是驻足文化景点,到处都是一个个瑰丽的文化珍宝,到处都流淌着浓郁而厚重的文化活水。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中,看到思接千载、视通古今的文化根脉;在一个个文化遗址面前,感受先民们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勤劳奋斗的不屈精神;在散发着历史气息的一砖一瓦中,涌动着一股自信的文化力量。如何审视和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闪耀光芒,让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我们走进历史,走近文物,近距离观摩和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的举办,意在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展示,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激发广大网民的文化自信,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大地留下了许多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目前,我国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56处世界遗产、1.08亿件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的民间文物、散落海外的流失文物,共同构成有待深度挖掘和利用的中华文化遗产。如何让这些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既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也要讲好文物故事和考古故事,讲好文物背后所隐藏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故事,讲好新时代各族人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故事。从活动期间举办的“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 激活中华文明新活力”主题分享会来看,与会嘉宾聚焦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之美、以文化“两创”赋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的新表达,集中展现了“我心归处是中华”的文化自信,为广大网友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自信与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西安隆重启动,具有深刻寓意。从一系列主题宣传项目,到考古成果发布,从主题采访活动,到栏目推介,从主题分享,到多省市网信办与文物部门的跨界合作等,各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接力传播活动,精彩纷呈的文化宣传与展示,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我们要勇担时代使命,既要结合本地区传统文化发展实际,讲好一个个生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故事,也要主动融入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大格局,谱写出“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的地方文化发展新篇章。在一个个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品力作中,在一个个精彩文化推介的小视频中,在一篇篇极富感染力的传统文化报道中,激扬精神、凝聚力量,激励亿万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李祺
责编:邓强
审核:任鸿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