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供需发力,夯实医养结合根基

http://www.scol.com.cn(2023-5-6 11:06: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继
作者:张继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面对老龄化的加剧,各地要积极探索实践,注重医养结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等方式,完善接续性服务体系,扩大服务供给,为推动医养结合注入动力活力。

  在问题导向中明确规划定位。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既面临着群众医疗保障压力,也面临着居民养老服务压力,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老年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一定压力。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定位,明确具体规划。要积极探索实施“医养结合”新模式,构建以“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社区养老”为主体的服务体系,成立医养结合机构,以服务基层社区的目标,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各类“医疗+养老+居家护理”服务。要始终坚持以“先治后养、医养结合、兼顾康复、持续照料”为原则,在发挥专业医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自身转型,着力破解“看病的地方养不了老,养老的地方看不了病”的现状,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综合养老问题。

  在融合发展中盘活资源要素。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用好用活各方面的资源要素,注重医养结合,推动医养融合,从政策资源,到医疗资源,从内部资源,到外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盘活政策资源。去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要吃透把准政策精神,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医养结合落实落地。要盘活自身资源。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要盘活医疗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养老服务功能,配置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引入现代医疗技术,配置各类医疗仪器、各类有利于推动医养结合的设施,达到以医促养,以养补医的良性发展。要盘活公共资源。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整合与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医资力量、辅助检查、紧急救治、康复训练等,注重日常照护、养老服务相融合。要推动医联体建设,实现上转下沉的友好帮扶关系,解决老年人的就医和养老问题。

  在提升质量中满足社会需求。推进医养结合是一项民生工程,关键要聚焦社会需求,推出更温馨周到的医养服务。要立足老年人需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开拓创新、发展进步,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要拓展医疗服务。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大病康复期、且易复发的病患者、以及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日常照护与养老融合服务,保障老年人在入住期间小病不出门,大病不耽误。要拓展养老服务。要提档升级相关的设施设备,实时监控老人生命体征,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要拓展居家服务。结合实际,及时推出“居家上门服务+家属护理培训+协议照护”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增加培训老师,扩大培训范围及人次,拓展服务覆盖面,增加服务人次,优化服务团队,把居家服务工作做实做细。

  推动医养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既要注重规划引领,又要注重实践探索,要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扎实做好医养结合发展大文章。(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编辑:盛飞
校对:曾沧海
责编:邓强
审核:黄志凌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