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保持四个“在状态”让党史学习教育“见常态”

http://www.scol.com.cn(2022-3-22 9:17:5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靳仔囡
作者:靳仔囡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六个“着眼”:着眼坚定历史自信、着眼增强理论自觉、着眼提高政治能力、着眼强化宗旨意识、着眼激发昂扬斗志、着眼永葆初心使命。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干部学在前、作表率。笔者以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常态”,要保持四个“在状态”。

  常修史、勤武装,保持思想“在状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行动“在状态”,先要确保思想“在状态”。总书记在“开学第一课”上强调,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保持思想“在状态”也要破除各种“妄思”。要破除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懈怠思想”,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让学党史的“新鲜感”和“兴奋劲”永远保持下去,做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要破除理论武装上的“保守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常修史、勤武装,莫让思想沾染上“不在状态”的病。

  强宗旨、办实事,保持行动“在状态”。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让党史学习教育“见常态”关键要让行动“在状态”。要踩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光多聚焦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心思多用于解决问题难题中。要在改善群众工作机制和方式上下细功,让工作流程规范化,让成熟经验机制化,完善解决民生问题体制机制,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要让“实”字在群众心里扎下根、烙下印,抓落实、求实效,实打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坚决防止“作秀”“造盆景”,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宗旨、办实事,让行动时刻“在状态”。

  扬斗志、增信心,保持精神“在状态”。精神是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人一旦失去精神支撑,就会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保持精神“在状态”才能激发我们的干事斗志,增加我们直面矛盾问题和困难挑战的必胜信心。《意见》强调,要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任务,融入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日常,体现在干事创业的平常,做到见人见事见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要把每座“精神殿堂”转化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赤诚奉献。

  葆初心、担使命,保持作风“在状态”。能否为事业守初心得始终,为人民担使命谋幸福,还要永葆作风“在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指出了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一个人的进步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知错能改。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也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不讳疾忌医,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员干部要把好传统和好作风带进新时代里。要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要谨记在廉洁自律上出问题,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