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怼加班就应该多一些狠一些

http://www.scol.com.cn(2022-1-27 8:51: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月26日,网上有消息称,腾讯控股旗下企业微信的一名应届生员工在部门内部大群中,因“赶版本”导致的高强度加班问题,发消息怒怼管理层。网传图片显示,该员工质疑管理者在进行任务排期时,只顾进度而忽略开发人员连续加班,影响健康的问题。红星资本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述情况属实。(《成都商报》1月27日)

  引发热议后,企业微信负责人在腾讯内部论坛上,回答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看上去,微信一方表态有“认同”,有“惭愧”,有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可实质上仍旧是老调重弹、空洞乏味。试问,公布一个降低工作强度的临时方案,很困难吗?这些表态不过是应付舆论的“假诚恳”罢了。对此,只能说这位年轻员工“怼”得好。

  回顾近几年职场新闻,“996”“5加2”“过劳死”“早脱发”等职场关键词屡上热搜,当代年轻人苦加班久矣。总有企业打着“狼性文化”的旗号,用“团队利益”道德绑架,反复推销“业绩突破奖”,持续鞭打快牛,或主动或被动,或显性或隐性,不断压榨员工的劳动时间。而在他们眼中,员工不过是“能思考可超频的CPU”罢了。

  可悲的是,当员工过了35岁创造价值的巅峰期,企业用“为公司好”“为自己好”的“委屈”论调将辛苦付出的员工一脚踹开。甚至,还会在“N+1”的赔偿上反复扯皮,力求将员工应得的“损失”降至最低。而在此时,被长期加班熬夜折磨的年轻人,已不再“年轻”,失去抗争活性,只能被迫接受淘汰。小厂亦然,大厂亦然,鹅厂亦然。

  变相鼓动员工持续加班,腾讯早有“前科”。前几年,腾讯曾因推销“餐补”“班车”加班套路,而广受舆论调侃。公开抨击腾讯加班现象的年轻员工亦不在少数。事实上,在当下的互联网领域,从不乏知名企业、知名老板鼓吹加班文化。有人公开称996为福报,有人提倡“一天只睡4个小时”,腾讯的恶性加班不过是其中一例。

  在很多人看来,应届毕业生能到知名企业任职,实属难得的好事。现如今,有年轻员工敢于公开反对企业加班现象,侧面亦不难看出当代年轻人所背负的职场压力。我们不能把年轻人怒怼加班当“花边新闻”,不能让敢于直言者牺牲。我们要用更全面的保障措施,保住年轻人抗争不合理职场现象的血性。

  还是呼吁有关部门和媒体介入,持续参与调查和监督,找到遏制加班文化的良药。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的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提高劳动者加班收益,给予劳动者选择加班的权利。鼓励劳动者利用法律渠道维权,利用公开渠道发声,防范少数企业运用手中资源打压劳动者的抗争。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体面劳动”。恶性加班文化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怒怼加班就应该多一些狠一些。(严奇)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