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靠“引导”莫“一刀”

http://www.scol.com.cn(2021-12-13 9:05: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段官敬
作者:段官敬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年关将至,各地纷纷发出“就地过年”的号召,在网络得到广泛关注。根据疫情防控的经验,减少人员流动是抓好防疫的重要举措,尤其越是冬季、病毒传播的几率越大,落实“就地过年”办法,避免大量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是现实的和必要的,更是维护广大百姓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现实思考。可以说,“就地过年”是适应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举措。

  就地过年,莫给防疫添乱,遏止病毒传播。做到“就地过年”,也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号召、减少人员流动,为过个安定祥和的春节打好前提基础。道理很简单,没有人的健康安全,春节所承载和蕴藏的美好愿景都失去了现实基础。但是,“就地过年”必须要有全方位、有温度的保障,更不能陷入“一刀切”、一告了之等另一种极端。要知道,“就地过年”的本质和目的,是服务于人民群众、造福于人民群众的。如何让广大在外务工、营商等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群众,过上一个温馨、安宁、难忘、珍贵的“年”,才是“就地过年”的价值所在。

  所以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引导群众“就地过年”的主体责任,通过宣传教育、网络推介等方式,让群众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就地过年”。身教大于言传,党员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要发挥带头作用,以身先示范落实“就地过年”,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执行、共同遵守,如此才能凝聚就地过年的广大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社会土壤。

  同时,要坚决防止“就地过年”上升为刚性和政策的要求,以免成为“一刀切”,给少数切实有需要回家过年群众添麻烦;再者,凡事皆有度,过犹而不及。好经能不能念好,往往就是在温暖人心、走进现实、实事求是。比如,有些长期在外的劳动群体,“双亲”身体不适、出现病危等问题,也需在符合防疫规定前提下,有序安排回家过年。总而言之,“就地过年”不能出现“一刀切”,避免出现“反弹效应”。

  此外更为重要一点,“就地过年”必须有与之匹配的保障机制。比如,“就地”之“地”要有完善的物质、充盈的条件,做好过年期间大量人员生活的后勤保障。与此同时,未回家过年群体的家人也需感受到“年味”,相对应的社会保障也得跟上,比如社区工作者、农村党员干部的上门服务、送祝福,为“就地过年”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总之,“就地过年”不是一项独立政策、一条单一举措,而是系统性和社会性的现实课题。需要“就地过年”之“地”和“不回家”之“家”两处的政府部门同向发力,保障广大群众“年味”,才能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否则,“就地过年”光停留在号召上,缺乏具体行动和实践,那么“就地过年”还是会失去应有的效能。(段官敬)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