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适老化改造呼应“老有所乐”期许

http://www.scol.com.cn(2021-9-1 9:54: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佘宗明
作者:佘宗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两则与老年网民相关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一是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网民群体方面,中老年群体网民规模增速最快,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规模近3亿;二是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在当地调研显示,有65.5%的受访老年人表示,自己曾因不会使用网络打车、不会使用机器及手机挂号而打不到车、抢不到号。

  如今,我们已身处数字化时代,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那在互联网和AI应用已渗入各个大众生活场景中的背景下,该怎样让数字化技术红利也惠泽老年人,该怎么让老年人也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随着中老年网民规模的增加、衣食住行玩主要场景数字化渗透率的高企,这类问题已引发越来越多的思考。

  思考需秉持问题导向。应看到,这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确实给大众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互联网社会俨然隔开了一道天堑,年轻人在这头,老年人在那头。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可有些老年人被留在了原地,他们不会移动支付,不会线上挂号,不会操作健康码,不会在网上购物……

  无论是早前引发争议的“老人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被公交司机拒载”事件,还是之前备受关注的“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事件,抑或是不时曝出的老人现金付款被拒收等现象,都一再将“技术发展,也该等一等老年人”的话题抛在了公众面前。“老年人不能被互联网抛弃”,渐次成为社会共识。

  就在去年11月,国家层面引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就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去年12月份,工信部还发布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的总体要求和首批改造名单。

  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提上日程,还出台专门规定进行台账化梳理、清单化明确,体现的就是“让技术进步的利好惠及老年人”的鲜明价值取向。究其本意,是要营造老年友好型的现实条件与网络生态,别让老人被数字化浪潮给落下。

  而要营造老年友好型的网络生态,还得顺应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痛点。无论是适老产品服务供给,还是适老化内容呈现与功能设计,都要着眼于满足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

  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单调乏味,这不只体现在生理机能变化带来的诸多不便上,也体现在社会关系网缩小、社会参与度降低、生活丰富度下降等方面。就此看,互联网产品应用的“适老化”,不能止于给老年人带来基础性便利,还要关照他们精神生活所需;不能止于满足外在需求,还要满足其内在需求。

  对许多老年网民而言,他们需要更方便的出行、就医、消费环境,也需要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与更可及的社会连接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中老年人浏览网络内容排名最靠前的,是与慰藉心灵、调节情绪有关的信息,可见中老年人上网时的情感和沟通需求很强烈。而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抖音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就显示,短视频应用为当代老年人获取知识、社交娱乐、展示自我提供了新工具,加强了老年人的社会连接,增益了老年人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

  具体来说,作为老年人保持与家人朋友交流的工具,短视频强化了老年人的代际联系、降低了老年人的孤独感、提升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作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短视频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帮助老年人了解了社会变化、促进了老年人的社会融合;作为老年人展示技艺、分享知识的平台,短视频有助于老年人实现原职业以外的自我认同。

  让老年人“老有所乐”,离不开互联网产品应用的深层次适老化改造。所谓深层次适老化改造,就是要改“面子”,更要改“里子”;要调整UI界面,更要针对老年人真实需求进行供给侧优化。

  时至今日,很多互联网产品和智能终端都响应政策要求,对自身进行了适老化升级:如默认字体放大,添加功能指引;如开启助老模式,设置关怀版专区;如简化操作流程,可以优先派单、亲友代付……但这些很多都是对现有标准化产品进行初级改造。相形之下,将“助老”嵌入产品设计核心理念中,如功能体验层面,上线了长辈模式,推出了产品无障碍使用和时间提醒管理功能;内容层面,鼓励适老化内容创作,强化涉及老年群体的内容审核标准,打击针对中老年的恶意诱导、骗赞骗互动等行为,提升潜在风险私信预警响应,并收紧广告策略,对违法广告零容忍;用户服务层面,推出老友客服专线等,更有必要。

  互联网应用要进行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社会多方也要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就数字扫盲来说,包括子女在内的家庭成员责无旁贷,他们理应重视“文化反哺”,教会老年人如何使用那些互联网产品,并帮助他们提升安全用网意识;社区也可以通过组织互联网产品使用培训,帮很多老年人搭上“数字列车”并享受其便利。政府方面则可以通过标准制定完善,从供给侧对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进行引导。

  说到底,老年人也该是数字化技术红利的受益者。对社会各方来说,有必要用优质的互联网产品服务与走心的适老化改造,对接老年人“老有所乐”的期许,让老年网民在适度、合理、安全用网中过得更充实与幸福。(佘宗明)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