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管绿”“护绿”一个都不能少

http://www.scol.com.cn(2021-3-12 9:33:0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纯银
作者:刘纯银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增绿护绿再次走进公众视野。近些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但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正如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接受采访时所指出的,目前,我国生态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自然生态系统多种效益尚未充分发挥,科学绿化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落实。国土绿化仍需持续发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3月12日《光明日报》)

  其实,在“植绿”方面,我国自1981年就开展全民义务植树,40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带头履行植树义务的影响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向纵深发展。全国还建成了一大批“部长林”“将军林”“党员林”“青年林”“妇女林”“记者林”“友谊林”“生日林”和“结婚纪念林”“参军林”“退伍林”等。截至2020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41.1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0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总体上实现了由黄到绿、由绿到美的转变。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各地还存在许多不足:部分人对义务植树了解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许多地方义务植树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导致“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群众所说的“年年植树老地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俗话说得好:“樱桃好吃树难栽,不浇汗水花不开。”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推进林长制改革,就是要在强化植树造林的同时,破除沉疴痼疾,解决林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理念淡化、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功能弱化”问题,坚持“植绿”“管绿”“护绿”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即不断加强对林木的管护和对绿地的养护,不断提高绿化造林质量,同时,要努力做好“用绿”“活绿”文章,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正如刘东生所说:“要坚持分类施策,南部、东部、中部地区着力巩固现有成果,注重发挥存量优势,以调结构、提质量为主,积极开展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培育大径材和珍贵树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西部、北部地区充分利用适宜绿化空间,持续推进困难立地造林种草,加大新造林地管护力度,坚决打好生态脆弱区增绿扩绿攻坚战。”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植绿”“管绿”“护绿”并重,不仅可以实现“出门见绿,处处是景”,而且还可以通过“果园+旅游”、“苗木+旅游”等多种途径实现百姓增收致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举多赢局面。(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