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用新业态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http://www.scol.com.cn(2020-12-14 11:34: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向秋
作者:向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年来,伴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众多新职业应运而生,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这些新职业中,有的已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如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有的已具备一定规模,如数字化运营师、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师等。同时,社区团购团长、版权购买师等新职业仍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动因所在。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问题均居首位。稳就业保民生,除了要多路并进地“稳”存量,还应多措并举地“创”增量;目光既要放在传统行业,更要放在新业态上。壮大新业态,就能拓宽就业路。

  新业态促进更加充分就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新业态,孕育了众多就业岗位。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以新就业形态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23万人、同比增长4.2%,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7800万人、同比增长4%。蓬勃发展的新业态,还催生出了依托互联网平台独立工作的新个体经济。新个体经济是“草根创业”主体,是吸收就业的主力军。新业态有巨大的岗位创造能力,在拉动就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新业态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美团发布的报告显示,56.9%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超6000元,36.1%的从业者月收入超9000元,21.2%的从业者月收入超过1.2万元。其中,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显示,直播主播的月平均收入接近1.5万元。新业态新模式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弱势群体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技能发展。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新就业健康发展。灵活就业、共享用工等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行业规范、社会权益保障等问题如何破解,备受关注。在新就业形态下,相关从业人员对企业的从属关系依旧在经济层面存在,但工作的兼职性质导致其在组织层面上并不属于平台企业,“公司+员工”的模式正在向“平台+个人”转变。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劳动关系形成挑战。特别是共享用工模式,利用创新思维实现了跨区域、跨工种、跨企业的突破,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更大挑战。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帮助灵活就业人员顺利加入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按照相关规范实现与他们劳动价值对等的权益保障。

  当前,新业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要不断发展新业态,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岗位,让广大就业人口拥有更多更适宜的机会、更美好的生活,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