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遗产赠好友”不必过分解读

http://www.scol.com.cn(2020-12-21 9:08: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丁家发
作者:丁家发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我患有尿毒症,曾经命在旦夕,身边却没有一个我的血亲。”近日,上海67岁的林德民(化名)老人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房产和所有存款,共计价值数百万元都留给好友,却未计划留给子女,他称和唯一的女儿已经8年未联系。(12月20日中国新闻网)

  按照传统思想观念,老人一般都会将遗产留给子女等至亲。上海这名67岁老人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房产和存款共计价值数百万元都赠给好友,让一些人难以理解。近年来,类似将财产部分或者完全不留给子女等至亲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这从一个侧面折射老人思想观念的进步。同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数百万遗产赠好友”现象也不必过分解读,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据报道,这名上海老人患有尿毒症多年,他唯一的女儿已经8年未联系,其身边没有一个与自己有血缘的亲人来陪伴和照顾,一直以来都是这位好友在照顾他。老人将数百万遗产留给好友,通过立下遗嘱方式具有法律效力,避免其去世后引发遗产纠纷和争端,让好友能够依法顺利拿到遗产。老人这样做,无疑是对好友多年来照顾的感恩,让好友最终好人好报得到丰厚的回报。类似将遗产赠与外人的现象,近年来有不少报道。如上海一名老人在妻儿陆续过世后,成为独居老人,他在85岁时就立好遗嘱,将遗产留给多年照顾他的隔壁水果摊贩老板,其中包括一栋价值300万元房产。

  一个无亲无故的人,一下子获得价值数百万元遗产,仿佛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然而,凡是头脑清醒的老人也不是傻子,不会无缘无故就将巨额遗产赠与外人。而这种“便宜”,也不是那么好捡的,需要多年对老人精心照顾的付出。其实,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与其已经建立了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密关系,老人慷慨赠与遗产,相当于也是留给了最亲的人。而立遗嘱赠与遗产,也是对好友等外人爱心的回报和褒奖。老人这种思想观念进步,显然也有助于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对“数百万遗产赠好友”现象,有好事者进一步解读,认为肯定是子女等至亲不孝,才导致老人狠心地将巨额遗产留给外人。对此,不必过分解读,往往“清官难断家务事”,孝与不孝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如上海这名老人的唯一女儿留学在外,已经8年未联系,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但背后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和原因,并非其女儿不孝,或许因种种原因和限制条件,她无法或不愿意与老人取得联系,或许早已在外遭遇了不测。因此,就事说事,不要去“八卦”过分解读。但不管怎么说,对老人将遗产留给多年照顾自己的好友,社会和公众还是应当理解和支持。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子女在外忙于生计,无法陪伴和照料老人的现象或是一种常态,独居和孤寡老人也会越来越多,老人有独自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利,他们用有条件赠与遗产等方式,以换取身边外人的照顾和赡养,不失为一种互惠互利的养老模式,可以在立法方面进行探索和规范,从而充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以避免因遗产处置问题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