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捡垃圾”不该仅是少数人的义务

http://www.scol.com.cn(2020-11-2 13:54: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严奇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这里是花家窑子段长城,属于八达岭景区外人迹罕至的野长城。张杰就住在山脚下,八达岭镇帮水峪村。夏季游客多时,他一周有三五日都在山上,拎着垃圾袋和竹夹,沿着长城的砖石路找寻垃圾,记下位置等下山时清理入袋。他44岁,在长城义务捡拾垃圾已有6年,每年上山近百次。(《新京报》11月2日)

  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来往长城参观的人不断增多。他们中除了有抱团参观景区的游客,也有野外攀爬山峦的驴友,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日渐凸显。无论景区内外,长城周边环境都需要被保护,在长城义务捡垃圾,值得我们学习。

  或许有人会说,捡垃圾不值一提。实际上,在犯罪学中,有一则“破窗效应理论”,指的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长城下的垃圾没有被及时清理,扔垃圾的人难免越来越多,进一步会让大多数人认为野长城不值得保护,至此更恶劣的破坏也就来了。所以,清理长城垃圾,正是直接保护长城善举善意。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帮水峪村与长城附近地域,重峦叠嶂,山势陡峭。在山上寻找垃圾,背着垃圾上上下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连坚持数年,必然需要非常坚定的毅力。前段时间,《新京报》以“护承古长城”为题,报道了于海宽、孙俊峰、梅景田等人参与抢险修复长城的故事。捡拾垃圾的性质与参与修复长城无异,都蕴含着一股护承民族记忆的伟大信念。

  对此,一方面,对于张杰及同样的参与义务捡垃圾的人,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褒奖。另一方面,还需要吸引更多的有爱心的公益人士,参与到保护野长城的工作当中。鼓励周边游玩的游客、驴友自觉帮忙捡拾垃圾,甚至可以建立“垃圾银行”,通过积累善举,换取礼品或者其他奖励,让维护长城成为一项吸引人的公益事业。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所有人一同参与保护。在长城捡垃圾,维护长城卫生秩序,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人的“义务”,应当成为大多数人的责任。(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