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未成人触网比例攀升,“后浪”劲头更猛
http://www.scol.com.cn(2020-5-14 8:14: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中国青年报5月13日)

  在微博、微信、网络游戏、网络论坛中,流行过一句国骂:“你是小学生吗?”不断攀升的未成年人学龄前触网比例告诉我们,我们对骂的另一头可能连小学都还没有开始读!越来越多低龄群体加入网民大军当中,既改变了网络空间的话语体系,也改变了我们对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关系的认知。

  《报告》显示,未成年人认为互联网主要是:认识世界的窗口(67.1%)、日常学习的助手(66.1%)、娱乐放松的途径(59.3%);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达到74.0%。不妨猜想,这一辈儿童成长过程中掌握的第一块“人类知识碎片”,也许不是来源于电视、书籍、报纸等等父母辈可以控制的资讯环境,而是来源于手机,来源于互联网,来源于为这个充满未知且不可控的网络空间。

  在1969年互联网诞生之初,它的创造者们可能并没有想到,互联网会如此迅速地成为现今儿童手中的“玩具”。在不久的将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教育界名言可能转变为“网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科学地、辩证地、全面地、长远地看待互联网与低龄群体之间的教育关系,已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

  近段时间,饱受争议的青年宣言片《后浪》有一段话,较好地诠释了网络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如果控制得当,互联网是人类向下一代馈赠知识的礼品盒;否则,互联网则是未成人了解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将释放出无限恶意。作为“前浪”,当有为“后浪”开辟视野的义务。

  防范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的阴暗面,自身的防护意识便是第一道防线。诸多数据表明,我们必须将开展家庭上网技能教育的时间点提提前。未成人熟悉和了解互联网,需要摆在与认识“1+1=2”同样的时间位置。其中,加大未成人家长对实施上网技能教育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

  未成年人学网用网的资源均来自父母。家长是教育孩子安全上网的第一责任人。对此,家长应首先具备科学的上网常识,树立良好的学网用网形象;其次,应具备基本网络安全意识,在孩子进行不安全上网行为时,能及时制止;再次,应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能依据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智力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从小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

  无论方法和途径怎样,最终目的都是确保孩子们懂得如何科学地、正常地、正当地利用互联网,懂得如何避开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如何快速地吸收健康的网络资源,如何远离来自网络的诱惑,如何远离持续弥漫的网络暴力。

  能生活于互联网时代,是这一代成年人的幸运,也是这一代未成年人的福气。如何让互联网持续发挥“宝藏作用”,关键是看作为“宝藏看守者”的我们怎么做。(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