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别急着否定“乡野耕读”
http://www.scol.com.cn(2020-1-7 7:58:1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维扬书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浙江衢州常山县一初中语文教师陈金水辞去公职,带家长和孩子在一废弃多年的学校进行“乡野耕读”,下地干农活、入室读国学、不收一分钱,孩子们在正常上课之余,来此体验耕读传家。(1月6日《钱江晚报》)

  浙江衢州常山的初中语文教师陈金水辞去公职,带领一群家长和孩子像古人那样一边干农活,一边读国学,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争议,笔者以为,公众别急着否定陈金水老师的“乡野耕读”尝试。

  首先,“乡野耕读”传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据专家研究,五代十国时《章氏家训》首倡耕读传家,公元1100年前后耕读传家作为最重要的家训被无数家族在各自的家训中吸收、转化、引用。现如今,许多古旧住宅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这四个字。扬州著名的盐商私家园林个园里就有一副园主人留下的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可见,“耕读传家”在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耕读传家的本质是教育,是家风塑造,“国风之本在家风”,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教导后人既学做人,又学谋生。陈金水老师在常山一所废弃的校园里从事“乡野耕读”尝试,吸引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家长和孩子,本身就说明“乡野耕读”这一教育模式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其次,“乡野耕读”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来自江苏徐州的家长顾影,两个儿子正上小学,因为有多动的毛病,两个孩子在普通学校跟不上进度。一年前,顾影在徐州听了陈金水的讲座,随后带着两个儿子来到这个校园。顾影指导着两个儿子种土豆,刨坑、放土豆,平土、浇水,一家三口干得满头是汗。她说:“干一天活,能睡个好觉,孩子多动的问题少了很多了。”53岁的台湾人饶焕金先生带着一家人也在菜地里干着农活。简朴放松的耕读生活让他的身体也变好了,现在,他一得空就住在这里,多则两月,少则十天,来来去去已经十多次了。

  再次,“乡野耕读”是对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的一种纠偏。原本在当地一所初中任教的陈金水老师对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模式深恶痛绝,他说:“唯分数论优劣我觉得不好,也不适应,索性辞职了。”现在,陈金水每天和家长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每天都要给家长们开会教他们学国学,然后家长轮流授课。”不用说,在这里授课的家长并不一定都饱读诗书,孩子们也无须经常考试一比高低,这种无功利目的的学习,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陈金水老师没有办学资质,也没有任何收费项目,更没有什么政府拨款,孩子正常上课之余,来到这里体验“耕读传家”。他们行走在幽美的乡村小路上,闻着泥土的芳香和翰墨的书香,追逐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教育理想,这种体验有何不好呢?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