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梁莹事件再证破除“唯论文”之要
http://www.scol.com.cn(2018-10-26 15:18:1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向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莹涉嫌论文抄袭或一稿多投、删除自己的中文论著、在教学工作中敷衍怠慢等问题,南京大学当日表示成立调查组。(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莹,这些年沾尽了论文的光。光从论文数量来看,她是一位“高产”学者,多年来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那些数量众多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

  为了发表更多的论文,梁莹可谓殚精竭虑、费尽心思。据其同事介绍,她会揣测期刊编辑选题的倾向性,选择跨学科或冷门议题入手,并使用有公信力的数据库。因为选题比较新颖,且确有创新的部分,所以很受青睐,能够实现论文高产。

  “唯论文”造成梁莹对教学工作不重视。南大学子反映梁莹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常常早退、上课念课件、吃零食、玩手机、缺课、让学生帮做私活等情况。除了让自己名下指导的研究生代课,还曾让自己的父亲给本科生代课。

  尽管梁莹的论文很多、“著作等身”,但“含金量”并不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春泥毫不留情面地指出,“此人虽然发文很多,但全都是粗制滥造。”

  应该说,梁莹把握了在学术圈出人头地的秘诀,那就是尽量多地发论文。只要有论文产出,只要论文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就代表着高的学术能力,大的科研成果,就可以顺利地晋升职称、申报经费、评奖评优、赚得荣誉,甚至可以“一俊遮百丑”,掩饰教学上的问题,而不管这些论文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价值。

  梁莹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反映出人们对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担忧。以论文数量代替质量和贡献,让论文数量紧密挂钩个人利益,必然催生大量中看不中用的论文,催生大量的“梁莹”,滋长学术科研领域浮躁浮夸、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的风气,损害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好在,“唯论文”的现象即将改观。今年7月,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等联合发布通知,联手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破除“唯论文”, 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才能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也才能避免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梁莹”。(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