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永怀感恩的心,让谢师回归本真
http://www.scol.com.cn(2018-8-9 14:48: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兆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追溯历史,谢师宴的确古已有之,但让人担心的,是逐渐“异化”了的“谢师宴”。比如,部分谢师宴大操大办,不仅超过了“谢师”该有的限度,而且容易引发攀比之风。还有人借谢师之名,实行敛财之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使得谢师宴变了味道,甚至成为个别人腐败的载体。(8月9日《人民日报》)

  中高考结束,孩子考了好成绩,一些家长想着表达下对孩子老师的感恩之情。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表达感恩之情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谢师宴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然而,谢师宴让师生感情变了味。吃人的嘴软,一旦吃上了,就会让师生感情变质。难道说,深化师生感情非得举办一场谢师宴不可吗?应该是家长感谢老师还是孩子感谢老师?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成名天下知。学生取得好成绩,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自己的辛勤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学生感谢下老师未尝不可。然而,感谢老师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而非学生家长。相较于谢师宴,真正的谢师应该更纯粹些。给老师送上一份贺卡,写篇文章回忆一下对老师的深情,将老师的谆谆教诲铭记在心,发达之后多多感谢老师,这些远比家长邀请老师赴宴实在得多。有的学生及其家长这会儿非常热情地邀请老师赴宴,等到若干年后哪些老师教过自己忘得一干二净,这还是真正的铭记师恩吗?

  谢师宴容易让老师陷入两难境地。老师去谢师宴,会给人留下吃喝的口实。老师不去,会驳了学生及其家长的面子。而且,少数家长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足够浓烈,开始互相攀比谢师宴的排场。一大桌子菜,最终不少没吃完,造成了不小的浪费。这样一来,谢师宴成为学生家庭经济实力的比拼,这与学生感激师恩的初衷相去甚远。况且,不少地方都要求老师不得赶赴谢师宴。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应该铭记老师的教诲,铭记老师的培育之恩,日后努力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学生发奋图强、成长成才,是老师最大的期待。

  感激师恩,学生要永远怀有感恩的心。老师是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老师的话语会让学生记得很久。很多人日后都会记得老师曾经的谆谆教导。毛主席与徐特立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广为人知。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样的话语感人肺腑。老师为学生的成长呕心沥血,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教导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感激师恩,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仅以一场谢师宴完事儿。感激师恩,学生要发奋图强,努力成长成才。感激师恩,学生要永远怀有感恩的心,时刻将老师的话尤其是临别赠言放在心上。

  感恩老师,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学生不妨摈弃谢师宴,以更科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