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少说“官话”,多说“实话”
http://www.scol.com.cn(2018-8-17 14:44:1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汪东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语言是一门艺术,说话是一种技巧。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开口闭口就是些大话、空话、套话,冠冕堂皇的话,模棱两可的话,这些“官腔官调”不免令人抵触、厌恶,甚至是憎恨,因为它不仅体现出一些党员干部光说不练、夸夸其谈的虚浮作风,还会伤害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8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官话,即一些用词僵化、结构陈旧、千篇一律的“官样”话语。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时接触到官话。出现事故没有不“高度重视”的,会议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开展工作没有不“积极的”。这些言之无物的官样语言,陷入了严重的格式化、程序化,既损害了官方表达观点、传递信息的有效性,也时常遭致公众的反感。

  人们之所以反感官话,在于官话脱离现实语境,缺乏实质内涵,让公众觉得说了相当于没说,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此外,官话也造成了干群之间情感的疏离。比如,一些负面舆情发生后,通报不在如何解决问题、举一反三上娓娓道来,反而对领导干部如何“高度重视”夸夸其谈,则显得文过饰非。久而久之,人民群众难免会产生本能的反感。

  官话属于“正确的废话”。一些官员热衷于说官话,源于他们不敢担当作为、不敢直面问题,只满足于表达一些朦胧的语言。说官话没有风险,也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需要掌握一定模板便可应对诸多场合。久而久之,一些官员对官话产生了一种思维惰性,甚至沉溺在官话的世界无法自拔。

  语言是作风的窗口。擅长用什么样的语言面对公众,彰显着什么样的工作作风。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政府机关都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言语实现宣传政策、回应诉求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官员,工作思维僵化、作风不严不实,深陷官话的“桎梏”而毫无察觉。而类似的话语风格,每当出现在公众的聚光灯下,就难免被遭到舆论的调侃乃至批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短实新”的文风。无论是两会会场代表委员的“脱稿发言”,还是制文发文要求短小精悍,都是在力避官话体系中的夸夸其谈、装腔作势。各级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克服官腔官调,多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大实话,在思想上抵制官话,在作风上更加务实,才能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衷心的认可。(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