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扫地作业”如何破解家长这一关
http://www.scol.com.cn(2018-7-20 7:23: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振忠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7月19日《钱江晚报》报道:昨天,钱报记者了解到,浙江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的氛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理是这么讲,现实也如此照应,但现实当中却绝非如此,而是严重脱离“扫屋”。其家庭教育理念在于,小事一桩,孩子要干大事,专心致志于学业。看看,当家庭教育理念如此照应于现实,孩子却就成了“甩手掌柜”,任教育部门加老师怎么呼吁,你又能对如此这般的家长有何咒念?

  扫地洗衣服作业,如何过好家长这一关?学校的负责人表示,现在的部分孩子自理能力亟需加强,有的学生家里的地是保姆扫的,红领巾是妈妈帮系的,连铅笔也是长辈一下子削了10支轮着用。“我不劳动已经好多年”,独生子女政策带给家庭的一个“副产品”是孩子无需劳动,“劳动作业”已经在家庭中消失了至少二三十年。若干年来,每一个家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统一模式,别说长辈削好的10支铅笔轮着用,就连袜子也从业没有洗过一次。甚至,当独生子女一代长大以后,所有长辈仍然延续以往的做法,继续为孙子辈们做如此这般的“保姆”服务,正所谓江山代有懒人出,一代更比一代懒。那么,突破两代长辈的家庭作业关之魔障,岂不正是布置扫地作业的第一关?要达成如此目的,就必须先行对家长进行约束性教育,不得代替孩子做劳动作业,更不需家长削好10支铅笔。当抛开这样一种“家长是孩子的拐棍”心理之后,才可能使孩子们从心理到行动上形成劳动自觉。

  其二,拓展教育离真实农村有多远?例如六年级的学生学农体验。“孩子们来到学农基地住一个星期,在那里认识花卉植物,搭伙烧饭做菜,种地捕鱼,真正体验了各种劳动技能的不容易。”从手工与工艺制作课,再到美食社团,乃至到了种地捕鱼,样样劳动课不可谓不全面,有样学样不可谓不到位,然而,这些过去叫作“学工学农”的课程,到底离农村还有多远?说家在话,真正的战场比演习的场地严酷不知多少倍,一入战场那才知道什么叫作真刀真枪。那么,是学校离农村远了无法入到农户,还是离工厂基地远了无法进入工厂?万般技能,最终要用于实践,所有课程,最终都要付诸现实。板上钉钉,真刀真枪,那就要让孩子们亲口尝尝现实的梨子到底是甜还是酸。如此思想指导下,那就要让孩子们离开校办学农基地,到农村田间地头跟农民伯伯学学种地,了解一下他们的酸甜苦辣咸。同理,让学生们进入工厂车站码头,摸一摸真正的机器机械,干一干真正的生产岗位,才知道啥叫劳动的滋味,才知道啥叫辛勤的汗水。

  其三,劳动课莫忘未来就业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社会未来培养人才,教育与现实的脱节,莫过于万千知识,不知将来所用。针对此,那就不妨让学生们经常参观学习人才招聘、劳动力招聘的种种场所与环节,毕竟,这里才是毕业之后走向市场走向社会的中枢渠道。当理想“跌入”现实,才是理想映照现实的开始。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