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材料”架空“落实”折射政绩观偏差
http://www.scol.com.cn(2017-12-24 10:33:5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汪东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工作刚开始,“成果”就整理好了;任务才布置,“成效”就汇总好了;会议精神甫一公布,“经验”就总结好了……如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不重实效重包装、不看做的看写的、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的“材料政绩”现象。“工作干得好不好,全靠材料汇总表;工作方式新不新,全看写手精不精”,群众的总结,虽非普遍现象,却令人警醒。(12月22日《人民日报》)

  身处行政单位大多有一个共识,写材料是一份苦差事。之所以苦,源于文稿材料时常要得急、要得突然、标准高。尤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更是经常被材料“围追堵截”。一个会议正在热气腾腾地召开,文字秘书已经在听会的间隙写好了新闻通稿;一个工作尚未上马开展,“一个中心两项措施三大保障”的亮点工作已经打好腹稿。

  之所以出现工作落实还未上马、材料便已经先行先试的结构性错位,需要综合分析。一方面,源于单位内部的职责分工。文字秘书大多从事文稿转接、撰写、校对,自然需要在这一块儿工作上未雨绸缪,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尤其有些材料需要广泛告知,因其涉及面广,所以必须字斟句酌、指示明确,避免谬误与歧义。由此导致文稿人员加班加点、领导干部反复校对、文字材料数易其稿,便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自然也源于政绩观偏差。有的基层干部群众戏称,一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就看材料好不好。一些考核、考评急功近利,不愿扑下身子走访企业群众,为求快速便捷,便停留在文字考核、文字验收这一浅层次层面。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考评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自然就催生了“文字政绩”架空“工作落实”的形式主义,导致在文字材料的求新求异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让群众对工作实绩的认可度打了折扣。

  全面呈现一项工作的成效与困境,加强党和政府政策宣介,增进群众知晓率参与率,自然离不开文字材料。一份高质量的文字材料,能让传播更有效、沟通更顺畅,也更能凝聚社会共识。但如果将过于美化材料,甚至把材料看得比实干还重要,以“材料政绩”代表工作落实甚至文过饰非,显然走了极端,更是一种形式主义。

  对待文字材料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风气。党员干部要树立科学的“材料观”,文字材料只能作为推动工作的工具,而非工作落实的替代品,否则便是本末倒置。要彻底治理“材料政绩”乱象,归根结底还在于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唯有制定并完善以工作实效为主的考核考评机制,多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改革一线走一走看一看,倾听来自群众和基层的第一手意见,不断涵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密切群众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材料政绩”现象,才能为新时代各项事业昂扬前行汇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