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综合实践课必修”折射出教育本义
http://www.scol.com.cn(2017-11-1 9:14:0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丁恒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教育部了解到,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将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当成必修课,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这样的规定一出,立马引起舆论热议。其实,说是热议似乎有点偏颇。这根本不是热议,而是掌声四起,几乎所有家长、所有网友都在叫好,认为这是教育本义的回归,有助于扭转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综合实践课必修”的初衷,在于让评价机制更加全面、更注重综合考察。《纲要》提到,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开发面向的是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课程实施注重的是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学生始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

  其实,这才是教育的应有本义,即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去寻找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无限可能。但实际上,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实践式教学的市场份额并不大,依然是提供标准答案式的课堂教学大行其道,尤其是在分数就是硬道理的指挥棒下,学生课堂之外的表现也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实际上限制了学生们创新、创造的能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提供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会过早禁锢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主观能动性,与教育本义背道而驰。

  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则新闻,说是从今年起,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将不只拥有学业成绩单,还将迎来一份专用于记录创新创业、社会工作、学术科研、竞赛比赛、志愿公益等经历的第二成绩单。虽然“第二成绩单”没有打分与量化,不会做出评价,只是为学生们提供记录与认证的服务,但这样的成绩单,不仅改变了过去单纯片面地“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模式,而且还能起到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创业、多参加社会实践等作用。

  当下,世界各国都提倡创新,但是,创新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某些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在实践过程中激发潜力、提升能力,成就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综合实践课必修”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与正视,也是对教育评价机制的变革与优化。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教育回归本义的一次有益变革,怎样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否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都需要实践来检验。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