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一周10个兴趣班背后是家长的教育焦虑
http://www.scol.com.cn(2017-10-26 7:51: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维扬书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昨天,钱报记者收到了一摞五年级小学生的内心独白,有烦恼、有辛苦、有疑惑不解……这些作文是一群五年级小学生最近写的随堂作文,题目为“流水账”。从这些“流水账”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学习的复杂情绪。(10月25日《钱江晚报》)

  小学按理应该是一个学生12年求学生涯中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光,没有初中的中考压力,更没有高中的高考压力,可是浙江杭州的一名五年级小学生却在一篇“流水账”式的作文中吐槽自己成了“最苦恼的人”, 原因是他每天不是上学就是兴趣班,一周排下来将近10个兴趣班。

  一周10个兴趣班背后其实是家长的教育焦虑。

  其实,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是当下许多家长共同的特点,从选择孩子出生日期地点到争抢学区房,从幼儿园开始的择校到对名师外教的盲从,无一不是因为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今,许多小学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尝试压缩孩子的在校学习时间、减少孩子课后作业负担,但这些改革举措不但没有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反而引起一些家长担心和质疑,他们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知识的,搞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语数外等学科基础打不牢,到了初中和高中就无法适应中考和高考要求,有些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纷纷去上补习班,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去补课,学科成绩就会被人甩出去很远。在这种攀比心理驱使下,不少孩子除了正常在学校上课外,课余时间不是被家长送去上辅导班,就是在赶往辅导班的路上。

  孩子作业做得慢,妈妈一旁不停地催促;考试考了95分时,家长不是关心95分是怎么辛苦得来的,而是追问那5分是怎样丢的;一个同学考了全班第一,却整天在教室里唉声叹气,说自己考砸了,父母要骂他;考了89分的孩子被妈妈骂了,说没上90分,一定在平均分以下……这些现实版的“成长的烦恼”,其根源在于家长对孩子学业和前途的过度担心和对学生行为的过多管束,折射出的是家长内心深处的教育焦虑。

  笔者以为,一些家长把自己儿时接受的教育模式复制给孩子,或者是把自己未曾接受过但很向往的教育模式强加给孩子,几乎所有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都带有自己成长的烙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焦虑也有着明显的代际传递特征。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解决家长的教育焦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把教育公平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招生制度和评价机制、科学设计课程和教材难度、建立监测公告制度、规范各种社会补习和教辅市场等。学校要做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等工作,给学生留下更多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和动手的时间,去学习探讨感兴趣的东西。家长则要从教育焦虑中走出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子女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使之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