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要对“装儿子”式的假扶贫迎头痛击
http://www.scol.com.cn(2017-5-22 7:50: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5月21日 新华社)

  扶贫是场硬任务,省际交叉考核,就是为的防止一些干部假扶贫。不出意外,这位“装儿子”的扶贫干部,在现场被戳露了馅,贫困群众“被当妈”的窘境终于解除,这位“装儿子”的扶贫干部,也无需再继续“装下去”,最终被问责是毫无疑问的。但其中最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在多层关注和打假“扶贫”之下,仍然还会发生“装儿子”扶贫这样的闹剧?

  首先,应该思考,是哪个单位委派这位干部进入扶贫岗位的?事前的考察是否严格,进入扶贫岗位后,派驻单位真的进行过无缝隙的监督呢?省际交叉考核之前,想必当地也对扶贫干部进行了事前通知,甚至更有事前检查,但仍然没有检查出“装儿子”的扶贫干部,首当其责的就是委派这位干部的单位了。

  还有,这位扶贫干部,扶贫工作是否真的就这么不堪,以至于用“装儿子”的办法替代贫困户答问题。即使是为了表面上的光鲜企图回答出更大的扶贫政绩,也不能用欺骗考核组的形式,这本身就是假扶贫,更是对贫困群众的无视和欺侮。

  “装儿子”扶贫背后,总会有“当老爷”为官的影子,如影随行。在工作中习惯了“当老爷”,才会在扶贫中不下真功夫,宁愿“装儿子”,企图蒙混过关,得过且过。更重要的是,在扶贫当中,监督体系还没有健全,特别是动态的监督没有覆盖到底。老百姓作为受益主体,参与主体和监督主体的作用,还没有从根本上扶持起来,作用更没有发挥出来。

  真扶贫,贫困群众就会真心对你。有的队员牺牲在扶贫一线上,有的干部,真正帮助贫困群众发展起脱贫产业,老百姓热情的请吃饭,扶贫干部被迫“逃饭”以却群众的盛情。相比之下,“装儿子”扶贫,没有拿贫困群众当衣食父母,而是逢场作戏,

  没有真心的沉下身子扶贫,就不可能了解贫困群众真正致贫的原因,也不可能用心琢磨脱贫的思路,更不能确定脱贫的路径、时间表,真正用身子扛下脱贫的责任,只能是一句空话套话。对于这样的干部,必须毫不迟疑的清除出局。

  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像这样“装儿子”扶贫的闹剧,确实应该排查到位,问责到位,不仅要问责这位坪,还要实行倒查制,对推荐或委派此干部的单位主要责任人追究责任。

  一上扶贫路,就需要时时刻刻牢记身上的责任。尤其需要参与扶贫的干部,从思想、责任、情感和致富技能上多些,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而不是逢场作戏,阳奉阴违。而这尤其需要扎牢监督的笼子,打开监督的屏障,让监督无处不在。只有监督规范了,透明了,扶贫是否找到了“穷根”,是否找对了脱贫路子,办法和措施是否与贫困相匹配,群众是否真的脱贫了,就会一目了然,届时,“装儿子”扶贫才不会再次发生。(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