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程序化”送温暖偏离了民心
http://www.scol.com.cn(2017-2-28 14:10: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侯雯雯
作者:婧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新春时节,某单位集体下乡送温暖。大部队40多人,三天活动两天在路上,走访贫困户、看扶贫项目、帮扶签约加起来不过半天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样的慰问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变味。(2月27日 人民网)

  “送温暖”是很温馨的三个字,是党和政府关心基层群众和弱势群体的一种活动。不管是发送慰问金、食品、衣物还是其它物资,都是希望用这样一种方式真正地解决弱势者的难处,为其解忧解愁。

  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送温暖真的有用吗?三天活动两天在路上,实际走访贫困户、看扶贫项目、帮扶签约加起来也才半天时间,这半天就足够“送温暖”了?要说是送物资、送慰问金或许时间是够的,这递过去不过几分钟时间,然后拍照证明“送温暖”的程序就算完成了,还美其名曰:“有图有真相”。

  不过,“程序化”送温暖只是在干部的心中圆满了,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不喜欢这样的方式,更不需要这样的慰问。的确,困难中的老百姓需要“钱和物”,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党和政府在精神上的关怀,需要他们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次性”的暖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原本,借送温暖活动党员干部可以零距离和群众进行互动交流,了解群众的期望,听取群众的建议,才能更好的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一旦成了“程序化”送温暖,慰问也就变味了,关心也成了“虚伪”的装点,让送温暖走了样。

  送温暖最不能缺少的是党员干部的一颗真心,一份执政为民的真挚,“程序化”送温暖有的只是任务,只是过场,不仅达不到送温暖该有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唯有心之所至,才能情之所至,方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温暖”带来的厚度。(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