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消除高校体测乱象还需从根上发力
http://www.scol.com.cn(2016-10-11 7:54:0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付彪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天津一所高校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前,要求学生签订“生死状”的新闻在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媒体报道之后,学校已经取消了与学生签订体质测试免责协议的决定。但这起事件仍然给外界留下了几个巨大的问号——学生参加体质测试竟成了高危行为?那么,现在的体质测试是不是已经偏离了它的初衷?学校又该如何让体质测试真正发挥督促学生加强身体锻炼的本意呢?(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学校要求学生签订体测免责协议书,显然是推卸责任,极为不当。不过,高校连搞个体测都要动用“生死状”,其背后无疑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是学生体质很差,体测猝死事件时有发生,且发生问题之后又难以妥善解决,想来校方也决不会出此下策。而与此相伴的是,一些高校体测过程中监考老师不认真、“有偿代测”等乱象也往往屡禁不止,防不胜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窘境?笔者以为,主要在于制度设计有缺憾、现实执行跑偏了。特别是2014年重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所有年级的测试项目统一为必测项目,且规定达不到50 分的,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然而,硬指标遭遇了软执行,一些学校和学生不是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上下功夫,而是在临阵体测时要么使出“洪荒之力”,要么打起了歪主意,显然这背离了体测的预期,也折射出相关规定有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之嫌。

  诚然,体测的目的不是为了纸上“达标”,而是促进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不能不说,现实中不少学校和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着认识偏差,以至于本来就开设很少的体育课,往往被其他课程和活动侵占了;该增加的体育设施设备,因过多考虑经济效益也被抛弃了;加之一些学生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作息不规律,该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也被落空了。

  因此,要消除高校体测“生死状”等乱象,还需从根上发力,真正让体育锻炼回归本义。一则,要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增强教学趣味性、实效性,配套各类体育设施设备;二则,要完善评价体系,改进体测方法,“软化”硬性指标,如允许“多项选择”“综合考评”,不能“一考定乾坤”。

  同时,着力培育体育文化、营造体育氛围,变“要我练”为“我要练”,而不是被“绑架着”参加体育锻炼。如此,高校体测乱象便不难消除,学生体质健康指数方可不断提升。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