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请退"熊孩子"同学不如培养小男子汉
http://www.scol.com.cn(2016-6-14 15:15: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程振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6月12日上午,南京浦口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门前,聚集了众多该校学生家长,称他们的孩子都在三年级某班就读,家长们集体“维权”,提出了给自己孩子调换班级,或者要求班上一调皮“熊孩子”退学的要求。而学校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帮助“熊孩子”。(6月13日,江苏新闻周刊)

  家长”维权”,针对孩子班里的“熊孩子”,摆出“有你没我 有我没你”的架势。不管是劝退“熊孩子”,还是让自己孩子转班,都不是治本之策。学校不愿“熊孩子”退学,因为“我有捍卫你家孩子权益不受侵犯的义务,更有誓死捍卫别家孩子接受教育权利的义务”。其实“熊孩子”出没,甚至破坏了微观教育生态,背后有深层现实原因。

  过去对调皮甚至有攻击性的孩子叫“捣蛋鬼”,而一个班级或微观群体往往有几个捣蛋鬼,其中往往有制衡作用。那么琅琊路小学这个熊孩子何以能“一家独大”?是否因为班级里同样有“霸气”的小男孩缺乏?或者说懂事勇敢的“小男子汉”严重不足。试想如果每个班都有数额不少的“小男子汉”,他们自觉维护班级秩序,看不惯哪个过分的小男孩欺负同学特别是女生,哪会有“熊孩子”屡屡“出没”,危害正常教学管理秩序?正如琅琊路小学这个“熊孩子”,他本身精神和心理都没问题,也有小孩固有的“看脸色行事”的自我保护本能,问题出在学校和班级缺乏制衡环境上:小男子汉式微,遂使熊孩子“扬名”。

  那么我们的“小男子汉”哪去了?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家庭缺乏友兄爱弟氛围,再加上长辈对孩子多加溺爱,小皇帝多了,独立勇敢能承担责任的小朋友少了。不少小朋友和同龄人相处时,一旦对方展示“力量”,首先想的不是反抗或守护自己领地,而是求助父母。到了学校遇到“熊孩子”,不知怎样与“熊孩子”博弈,或互相抱团维护自身权益,而首先想到的还是“在自己童年时无所不能包办一切的父母”。须知处处靠父母,小学时遇到熊孩子还好对付,长大时遇到“硬角色”还能靠谁?

  其实“熊孩子”破坏班级生态还与男教师不足有关。现在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差不多是1:8。男教师特有的威严和阳刚,在有些小学成了稀缺物。身边尽是“娘炮”同学或是温柔娴雅的女教师,“熊孩子”心中的作恶气焰野蛮生长,而微观环境中却缺乏制衡元素,所以说“熊孩子”成“公害”不单是熊孩子本身或背后家庭的原因,还有家庭和学校柔弱环境的推波助澜。单靠家长抗议劝退“熊孩子”只能治标,难奏釜底抽薪拨正生态环境之功效。

  家长请退"熊孩子",不如培养小男子汉。小男子汉成气候了,自己不会被欺负,还能保护潜在被“熊孩子”欺负的女同学、弱同学。而现在的社会成长环境正变得靡靡,以不久前结束的高考为例:考试前,家长们担心房间的空调冷,孩子睡不好了;担心孩子吃得少,营养跟不上了;担心装修噪音、骑车马达轰鸣声袭来,孩子的心静不下来了。考试中,家长担心难题当道,把孩子难倒了;担心审题不清,孩子把该得分错失了;担心作文题目机关重重,孩子没有悟透,写岔了。家长总是恨不得替孩子走路、学习、考试、工作,恨不得把孩子关进温室里。不让孩子独立成长,不让他们经历风吹雨打,怎能培养出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小时候不得不帮助柔弱孩子抵御熊孩子,长大后家长还有多大作为帮助娘炮孩子对抗压力和威胁? 毕竟有条件能让孩子拼爹的家庭只是少数啊。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