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纸媒应坚决向粗鄙网语说“不再见”
http://www.scol.com.cn(2016-5-13 7:41:5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毛开云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日前发布《2015年网络语象报告》指出,网络语言低俗化已向纸媒等传统媒体渗透,一些市场类报刊为了吸引眼球,频频使用网络低俗语言作为标题,失范之势不容小觑。(5月12日人民网)

  在纸媒广告断崖式滑坡的当下,公信和权威几乎成为纸媒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不少纸媒被粗鄙网语绑架,不仅让公信和权威受损,更是文化的贬值,纸媒应坚决向粗鄙网语说“不再见”。

  纸媒的公信和权威有口皆碑,举个例子足以说明:在很多地方的很多学校,纸媒上的一些文章,包括新闻类、副刊类的,常常成为老师教学生的范文。如果纸媒被粗鄙网语绑架,这让老师情何以堪?老师若再用纸媒上的粗鄙网语教学生,岂不是害了祖国的下一代?

  纸媒的用语必须规范,这既是纸媒公信力的要求,也是纸媒有文化的表现。纸媒学习、借鉴和“拿来”网络用语不是不可以,比如“给力”“点赞”等,不仅意思通俗易懂,而且充满正能量。但是有些网络用语,要么粗鄙不堪,比如“撕逼”“蛋疼”;要么晦涩难懂,比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显然不应该出现在纸媒上。

  更有甚者,有的纸媒标题也用粗鄙网语,比如《当“玩过火”的屌丝碰到“认真”的首富》《小米乐视“撕逼”舆论乐于看戏》等,实在让人大倒胃口、让纸媒斯文扫地。鲜活、时代感强的网络用语,纸媒应该“拿来”并传播,但是,网络语言的使用与传播必须有底线,尤其是纸媒在语言规范上的标准应更加严格。

  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有的轻松活泼、亲民、接地气,纸媒当然应该用;而有的“三俗”,甚至俗不可耐,用在纸媒上就会降低纸媒的品味,影响报人的人格和报纸的报格。网络语言泥沙俱下,纸媒必须将那些污染社会人文环境、违背公序良俗的低俗网语拒之门外,肩负起应有的把关责任,承担起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

  纸媒被粗鄙网语绑架,既是纸媒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语言具有严谨性和文化逻辑性,纸媒理应扛起捍卫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大旗,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促进中国语言向健康、规范、高雅方向发展,坚决与粗鄙网语划清界限、说“不再见”!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