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莫让万泉河沦为“明日黄花”
http://www.scol.com.cn(2016-5-29 16:47: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徐甫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在海南省琼海市,成堆的建筑垃圾被推土机推进万泉河中,上千吨建筑垃圾把河床填高10多米。附近居民刘先生说,这个桥下乱倒垃圾的现象已有两三年了。以前都是晚上偷偷运来倒,现在大白天也公开倾倒了。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大车小车就开始满载垃圾往这儿拉。(5月28日中国广播网)

  被誉为中国“亚马逊河”的万泉河,其沿河两岸的热带雨林,以及巧夺天工的地貌景观,委实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曾被国人津津乐道于“至今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的著名热带河流,却惨遭垃圾“围河”,让目睹这一幕的人们,心里无不隐隐作痛。

  而更让人不安的,是当地有关部门的“例行”作答:依然先是“十分重視”,再拿什么曾多次整顿的例子说事。接着话锋一转,细数一大堆理由,诸如垃圾倾倒大都发生在深夜或下班时间,不好监管等等,试图规避责任。当然,最后照例又是一番慷慨陈词,不外乎“立即整改”之类的表态。于是乎,事情似就此了结,一切又复归原样。

  其实,笔者并非不相信当地有关部门的整改决心,仅是因为上述表态,似已成当年模式的标准再现。若人们不健忘的话,不妨重温2013年10月10日的《南国都市报》,同样是在万泉河边地处南堀村的鐵架橋下,同样面对垃圾倾倒,而且也是同一个部门出面作答。不难发现,两次作答的内容何其雷同,乃至连用语都那么一致,以至很让人疑惑:两次作答莫非都是秘书捉笔、而领导只是照本宣科而已?

  而当地有关部门类似“危机公关”的几番表态过后,却是2013年以来万泉河垃圾倾倒现象不减反增的现实:当年的桥下,还只见两排长达100米、高达2米的建筑垃圾,然而,在有关部门“厉行整改”两年半后的今天,垃圾量已增至上千吨,足足把此处的河床太高了10多米。而今,历经多年“整改”的“成绩单”就摆放在这里,又如何让公众再来相信有关部门的新一轮表态呢?

  诚然,出于心虚,倾倒垃圾者大都利用深夜,确实给执法带来不便,但这显然不是卸责的理由:对于猖狂多年,且已造成生态安全隐患的恶性倾倒行为,早非单靠“例行公事”所能根治。几年来,有关部门就没想过在此设立监查点?就没考虑过采取夜间巡逻手段?难道当年所谓“加大巡查、加強管理”的许诺只是一句空话,仅仅为应付当时的舆论曝光而为?

  其实,查处垃圾倾倒,远非某些官员所言那么艰难,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抓实干。也就是说,这里有勤政与懒政之分:一方面,大多数的违法行为都发生在“八小时之外”;另一方面,生态维护又离不开全方位的监管。显然,若把监管局限在“上班时间”之内,实则等同于放弃监管。试想,若守卫社会安宁的警方也照此办理,那犯罪分子岂不悉数“欢呼雀跃”?

  事实上,也正是当地监管的放纵,让倾倒垃圾现象愈发不可收拾,甚至从隐蔽转为公开:不仅市民亲见,每到下午四五點鐘,大車小車就開始滿載垃圾往這兒拉,就连采访来此的记者,也在不经意间目睹。若说倾倒垃圾现象,市民看见,记者也看见,就是监管看不见,那么,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十分重視”,又体现在哪里?

  作为海南岛第三大河,万泉河一直是海南人民的最爱。然而,“懒政”一日不绝,则万泉河一日难“安”。那么,我们的万泉河,是否仍如歌中所唱,还会是那么“清又清”?若原来那幅峰连壁立、水绕山转、碧波万顷、莽莽苍苍的山水画长轴,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沦为了“昨日黄花”,又岂不愧对万代子孙?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