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用互联网思维唤醒校园“自闭症”
http://www.scol.com.cn(2016-4-13 8:39:0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薛家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春季,各大高校又迎来游客参观高峰期,一些名校甚至变成旅游必去“景点”,不少学校为应对这一情况被迫采取“限客”措施。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131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8.21%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高校鲜有游客进入,25.88%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常年都有大量游客进入。(4月12日 新华网)  

  高校到底该不该“自闭”?毫无疑问,高校不能自我封闭。一则,高校的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理应向社会开放,让社会成员“美美与共”。二则,我国即将推广街区制,“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显然大学不能成为封闭的特例。再则,大学融入社会,让高校的公共资源向社会辐射,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不容推迟。  

  那么,在共享经济日益勃兴的今天,为何部分高校却越来越“自闭”呢?管理者无非是在纠结教学秩序和安全问题。随着大量的校外人员进入学校观光,势必会影响校园的学习秩序,给校园安全增加不确定性。比如,大量游客进入高校教学区,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社会人员大量在食堂进餐,令食堂变得拥挤不堪,大大降低同学的就餐效率;外部人员无障碍进入校园,放大校园的安全隐患。囿于这些现实原因,许多高校开始采取“限客”措施,甚至是封闭校园。  

  封闭校园无疑悖离社会发展趋势,而开放校园又会衍生巨大的现实掣肘。这个两难境遇,让许多高校进退维谷。那么,高校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武大借互联网破解“扎堆看樱花”的经验值得借鉴。武汉大学樱花久负盛名,年年遭遇赏花人海,令校园不堪重负。为破解这一难题,武大将售票制改为网络实名预约制,限流免费参观。预约限客数工作日每天1万名,周末每天2万名。如此既满足了游客的赏花需求,也维持了校园秩序。可见,“互联网+”是唤醒校园“自闭症”的一剂良药。  

  事实上,高校作为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需要保证校内的正常秩序。同时,学校作为社会一部分,也需要保持公益和开放属性。而要平衡这两种属性,就需要善用“互联网+”。高校通过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制定参观规则,划定参观时间、参观区域。如此,既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也维持校园的良好秩序,岂不一举两得?  

  校园“自闭”是病,必须要治。而要治好,就需用好“互联网+”。用网络的共享精神,优化资源的特性,唤醒校园“自闭症”!(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