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是不是“告老还乡”我们就别瞎操心了
http://www.scol.com.cn(2016-3-14 8:23:4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全国“两会”开始前,一位安徽籍博士曾写信呼吁:现在农村很多传统民俗在退化,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待改进。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良方”。他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要鼓励官员、商人、知识分子在步入老年后“告老还乡”,这对农村发展有积极意义。他建议鼓励“告老还乡”,国家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措施。(3月13日《新安晚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刚要(草案)》中,都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应该说,这是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注。只有让农村跟上城市的步伐了,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今后一个时期,都会是农村大发展的时期。

  导致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问题,自然是经济的差距问题。在钱念孙代表看来,这其实是和农村缺少能人有关系的。于是,他建议国家鼓励官员、商人、知识分子“告老还乡”,用他们的“叶落归根”成就乡贤文化,助力农村的发展。这种想法是善意的。不过,真在落实起来未必能像想象的那么好。

  是不是“告老还乡”这是人们的自由。有的人喜欢“叶落归根”,他们自然就会想办法在进入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故乡。但是,有的人已经融入城市了,他们不想回家乡了,我们又何必非要鼓励他们“叶落归根”?这种选择权在他们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社会舆论的口里。

  一些官员、商人、知识分子,他们已经在城市安家多年,他们的亲情也就在了这个城市里。他们的子女在城市里,他们的朋友在城市里,他们所有的人情往来也都在城市里。这个时候,鼓励他们“告老还乡”,也就等于将他们疏远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回到家乡,或许就是寂寞的旅程了。而且,很多人在家乡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亲人了。进入老年的他们谁来照顾?

  虽然这些人曾经是智慧的,曾经是聪明的,可是由于年岁大了,其主张和思维,也可能就会与时代脱节了。回到家乡之后,他们的“余热”未必就是时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陈旧的理论未必能成就乡贤文化,未必就能造福乡亲们。关键问题还是,即使回到家乡了,他们是不是愿意造福乡亲们?

  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至明清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传承,“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不过,时代不同了,那个时候的乡贤文化和现在想象的乡贤文化也不见得就能有同样的效果。

  钱念孙代表认为,要鼓励官员、商人、知识分子“告老还乡”,国家还要给与政策的照顾,比如住宅的问题,比如土地的问题。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是不公平的。难道“告老还乡”国家还要出钱出力?再说了,奖励出的“告老还乡”还有啥意义?(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