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兼职法大”切勿“拆台式围观”

http://www.scol.com.cn(2015-12-8 9:06:4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杨兰
作者:杨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聘任邓亚萍为该校兼职教授一事引发社会关注,一些法大校友和网友对邓亚萍任职法大提出质疑。中国政法大学相关工作人员6日告诉新京报记者,该校聘请邓亚萍为兼职教授是为了提升学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成绩,且条件和程序符合相关规定。(12月7日新京报)

  著名运动员邓亚萍被国内“法学教育最高学府”中国政法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舆论或赞或贬。绝大部分公众质疑体育出身的邓亚萍兼职法学教授,师出无名,有违严谨的学术精神与教育威信,同时也暴露出当事高校沽名钓誉、抱名人大腿的功利思维与浮躁心态。对此,个别师生甚至做出了辞职逃离、《致学校公开信》的过激之举来表达自己的反对与不满。

  然而,在笔者看来,在邓亚萍受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这件事情上,尚有诸多内情与细节尚需释疑,公众还需保持一份冷静与理智,切勿轻易否定这起所谓的“兼职风波”背后的合理性与正面导向意义,切勿“拆台式围观”。一方面,是关于邓亚萍的任职资格问题。作为国内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尽管中国政法大学的办学定位始终立足于法律,但这并不代表对文史哲体等其它学科就有所偏废。表面上看,邓亚萍受聘的确实是一所法学高校的兼职教授,但更准确点说,其真正受聘的是该校的体育教学部。毫无疑问,对于邓亚萍受聘“法学教授”一事,部分公众显然犯了偷换概念的主观错误。按照法大兼职教授的聘任办法,要求受聘人员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的资质能力。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乒乓女皇”,邓亚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体育名片,迄今蝉联18个世界冠军,甚至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退役后,更是先后获得英语学士、硕士、经济学博士等学位。不管是从专业上,还是学历上,邓亚萍都完全有资格有能力胜任法大体育兼职教授的职位,指导法大乒乓球队专业的提升根本绰绰有余,无可非议。

  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上至高校,下至小学等初等教育,师生体质每况愈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聘请体育冠军与推动体育教学强化学生体质,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势必在高校内部形成一种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体育教学,引导师生锻炼身体强化体质。应该说,“邓亚萍兼职法大”,利用自身的明星效应助推法大乒乓事业乃至全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值得一试的创新与大胆的尝试,于公于私似乎都是一种双赢之举。

  其实,对于“邓亚萍兼职法大”一事,公众多加非议甚至拆台式围观,也是情有可原的。近年来,部分高校大搞权学交易、名学交易的学术乱象屡见不鲜。为了提高知名度在招生宣传时获得形象加分,部分高校不管受聘人是否有无学术成就、对教育究竟有无贡献,很多时候只想着抱名人大腿,搭明星便车,而罔顾严谨的学术精神滥发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的“帽子”。至此,“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已然异化成了一种等价交换的资源和筹码。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开放办学,原本一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情,却沦为了一场“教授满天飞”的荒唐与笑话。所以说,公众拆台式围观“邓亚萍兼职法大”背后,不仅是对学术腐败沉疴的认知惯性,也是对国内教育现状的公共焦虑与担忧。

  说到底,“邓亚萍兼职法大”,含金量无可置疑,当事高校利用社会资源开放办学的善意初衷也无可厚非,公众还需保持一份冷静与理智,切勿“拆台式围观”。高校傍星,这并没有什么错,只要在今后的兼职生涯中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实际工作,至于受聘者是否名人明星,这些都不是围观的重点。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