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乡村“旅游脱贫”大有可为和作为

http://www.scol.com.cn(2015-10-7 8:03:5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有没有一种扶贫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参与,并且成本低、效果快、返贫率低?在近日举办的全省贫困地区县(市、区)委书记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研讨班上,前来授课的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给出答案:乡村旅游。(2015年10月6日《四川日报》)

  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将休闲观光旅游活动与品味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化、走进农家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向广大城乡消费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休闲旅游新天地。

  乡村旅游的基础在农村,根基是农业,主体是农民。事实表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是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更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的脱贫致富重要途径。对于发展乡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拓展农民创收渠道,拉动社会消费,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乡村旅游既是旅游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又是“三农”发展的延伸,是旅游业与“三农”有机结合体,更是旅游脱贫的有效模式。

  以报道为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在我省已收到明显成效。2014年,我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800余万农民带来人均704元的收益,同比增长13.3%;参与旅游扶贫项目的贫困户户均增收超过500元,增收速度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快1.8个百分点。数字虽繁见成效。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扩大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而且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发展乡村旅游,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乡村风貌的整治、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现代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故此,为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彭德成建议四川首先摸清家底,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还要挖掘特色、尽可能保持乡村的原真性,引导农民实现合理分工;各县市区还应整合力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毫无疑问,旅游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求新、求异、求奇、求真、求美、求乐、求知的一种体验活动,而生态和文化则是这种体验的全部内容。人们参与乡村旅游,实际上就是体验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保存久远的文化传统。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基础是生态,内涵在文化,关键是服务,重点在规划。

  笔者认为,对于四川来说,彭德成的建议值得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旅游主管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发展重要板块,是一个农民拥护、市民需要、游客欢迎、潜力巨大、效益明显的新型产业,虽然在这方面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恰恰使我们有机会借鉴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用更开阔的视野、更科学的理念,使我省的乡村旅游在高起点上规划、建设、发展。越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县市区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搞一哄而上的运动式开发,不能搞千人一面的雷同式开发,不能搞缺乏精品的遗憾式开发,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特色资源,立足市场需求,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旅游脱贫之路,使我省乡村旅游业发展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