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被消失的廉价药”?

http://www.scol.com.cn(2015-10-12 11:02:0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赵霞
作者:赵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包括北京在内,全国多地的医院、药房里,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潘生丁消失了。当这种供应数十年的基本药物消失后,潘生丁危机已经转化为需要这种廉价高效药物患者的危机,有患者辗转全国各地求药而不可得。(新华网)

  廉价药又被称作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必须提供廉价药,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我国2009年8月18日也正式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出台针对基本药物的明文规定,旨在确保廉价药的供应,满足国内对常见药品的正常需求,让患者“看得起病”。然而,近期却不断曝出廉价药“一药难求”、廉价药“被消失”等怪相:鹤壁的李先生为治疗肾上腺功能减退,东北西跑,南寻北找,都找不到ACTH这一普通药;80岁的胡青老人为了让外孙女“不断药”,冒着酷暑一家药店挨着一家药店的寻找潘生丁这一廉价药。不止如此,目前已经形成危机的廉价药还有鱼精蛋白、银翘冲、维脑路通、牙周宁片、他巴唑、西地兰等十几种药品。

  廉价药是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药物,按理说在医院、药店中是“富富有余”,但为何会出现“被消失”“孤药”等问题?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以药养医”的弊端。“以药养医”是以医生的劳动来实现药品的高附加值,以药品的高利润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这必然会促使医护人员在给患者用药时多青睐于“昂贵药”,而不使用能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廉价药”。在利益的驱使下,久而久之,医院和一些药店中的廉价药就“被消失”了。二是药品低价竞标采购机制的因素。按照我国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办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必须通过竞价采购。药品投标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竞标,从而获得该种规格药品的中标。药厂为了中标,往往采用低价,甚至是“赔本赚吆喝”的方式竞标。但是在中标后,为了保障药厂的利润,厂家对“廉价药”是采取减产或停产的方法,把主要精力花在“高价药”上,因此,“廉价药”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廉价药”难求、消失,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长期以往还会引发医患矛盾,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当期我国应该把“廉价药被消失”当做一种病,赶紧治疗。一方面,国家应合理限价,为药品供应商留出合理的利润空间。按照《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规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厂生产“廉价药”的利润,保障“廉价药”的供应。另一方面针对“廉价药”,国家要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一些“廉价药”是进入医保的药物,涉及基本医疗保险,药价难以提升,药厂很难通过市场来调节价格,这就需要国家对一些确实利润微薄甚至“赔钱”的药品,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让“廉价药”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