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官员掌掴老太”背后是权力耍横
http://www.scol.com.cn(2015-10-19 15:04: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端端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0月10日下午,退休老太王丽(化名)来到安庆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核中心,办事未果后,飙起脏话,不料却遭该中心申报登记管理科副科长何某掌嘴。记者10月18日从安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该局16日已责令安庆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核中心对何某进行严肃处理。目前何某已被撤职并调离工作岗位。(10月19日 新华网)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近年来,公职人员打人事件愈演愈烈,让公众敏感的神经变得日益麻木。据报道,退休老太办事因政策不符,未能办成,要求“特事特办”未果后,飙起脏话,辱骂公职人员何某,何某忍不住一时之辱,且自己幼小的女儿也被言语“牵连”,被骂“不信不生重病”,最后导致打人事件。不禁纳闷,群众办事不了解政策,不清楚规则,可以耐心解释,即使遇到“无理取闹”的群众,在一杯茶一个笑脸的温情“攻势”下,恐怕也不会有蛮不讲理的群众。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人民的公仆哪来的“深仇大恨”非要武力相向?

  诸如此类曝光官员“打人”的新闻不可谓不多。陕西宁强县环城路某会所内发生一起伤人事件,宁强县住建局局长闫某将男子杨某面部打破,被打者杨某为宁强县检察院干部,面部伤口长12厘米,缝了76针;蒲团乡副乡长潘定平与何桥村党支书记吴和平因对何桥村抗旱泵站电动机被盗的处置意见存在分歧,双方发生口角,继而升级为肢体冲突等等。其实,不管是官员的互殴,还是打记者,打护士,打群众,最终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那为什么官员不吸取教训,还“前仆后继”?官员打人的“霸气”、“戾气”何来,不得不让人警醒。

  虽然,何某已被撤职并调离岗位,但其将“打人”归咎于“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职业素养有待加强,自己确实存在脾气火爆、隐忍性差的问题”,显然是吹毛求疵,没有说到点上。其实,表面上看似“一时没忍住”引发的“掌掴”,但是,如果上门办事的是“上级领导”和你的父母,肯定不会如此蛮横。深究其里,可见,这背后不仅暴露一些公职人员公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缺失,更折射了其内心的特权意识和飞扬跋扈的官僚作风。有些人一旦手握权力就高高在上,排场变大了,脾气也变坏了,早就把“人民公仆”的信条抛之脑后,官员打人则是权力撒野种下的“毒瘤”。

  笔者认为,“官员掌掴老太”背后是权力嚣张。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官员职位的“升级”,权力的变大,多的是一份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绝对不能将所谓“官位”“权力”凌驾党纪国法和人民之上。如果不对这种“权力蛮横”严厉惩处,就很难起到警示作用,既严重影响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更是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必须对这种蛮横的“权力”严厉惩处。

  一言以蔽之,要杜绝权力耍横,就要驯服权力,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自觉强化以民为本的群众观念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学会敬畏手中的权力,干部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切莫借手中的权力去耍威风。另一方面,要强化权力制约,重典“治吏”,绷紧监督之弦,将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对顶风违纪造成了不良后果的,要发现一起,曝光一起,严惩一起,坚决肃清败坏党风政风的“蛀虫”,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