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烂布条国旗”招扬的非“节俭”
http://www.scol.com.cn(2015-10-2 7:34:0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崔恒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了解,一网友近日路过莲花县坊楼镇政府时,镇政府“高大上”的办公新大楼与挂在旁边一幢旧楼上的破旧国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该网友无限感慨:“后天就是10月1日,祖国的生日。可在国庆前夕,坊楼镇政府目前的国旗也太寒酸了,成了一块烂布条迎风飘甩,特别是对比刚建成不久的新大楼,显得如此扎眼。”(2015年10月1日 中国江西网)

  举国上下都在迎接、欢庆祖国华诞,但江西一镇政府日前却以另类方式,在微信朋友圈中“悄然登场”。从画面看,烂布条国旗在旗杆上迎风飘甩,背后“××政府”几个金光大字赫然在目,让人颇感寒碜并为之哑然,也招致网民强烈吐槽,“有钱建新楼没钱买国旗”。其实,烂布条国旗与有钱无钱无涉,更跟“节俭”没有半毛钱关系。  

  若说一个镇政府换不起国旗,那定是欺人之谈,恐连3岁小孩都不会相信。那就极有可能是,领导大条乃至麻木,熟视无睹,还有就是确实太忙,忙得无暇顾及这等鸡毛蒜皮“小事”。这说到底是国旗神圣还没有在一些领导的心中生根、招展,也才有了对国旗的轻视,以及烂布条国旗在政府上空飘甩的荒唐事。  

  其实,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及尊严,而在政府及学校等处悬挂国旗,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这一点,以增强民众的国家观念及意识,心怀敬畏,使各方力量聚集到爱国主义这面大旗之下。这即是悬挂国旗根本意义之所在,若能真正明白这一点,那烂布条国旗就难以“顽强”飘扬于政府上空。  

  诚然,面对地方发展,书记、镇长所面临压力自然很大,会议及事务都很多,而且像更换国旗这样琐事从道理也不归他们管。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飘扬的国旗须有专人负责,切不可将之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谁也不愿管,谁也不想问,以至于有些地方国旗成了“不落太阳”;不舍昼夜,任凭风吹雨打,总是高高挂在旗杆之上,宛若无人问津的“弃儿”,让人看不到一丝半毫对国旗的敬仰。这或许就是出现烂布条国旗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里可能还有一种情形,图片及视频也许不假,但镇政府或已乔迁至新的办公地点及场所,此处已经闲置。否则,也不会出现如此寒酸“烂布条国旗”。尽管这仅是猜想,事情本身也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但或许让人更好理解与接受一点。  

  不过,既然政府已经从此撤离,而且已经在新的处所升起国旗,那就该将原有的国旗降下并收好,而不是人去楼空只留下国旗独守。很显然,这缺少了最起码的尊重。如此“徙宅忘妻”,其实从根子上还是人们心中国旗意识缺失,谁也没有将之真真切切放在心上;该搬的都搬了、该拿的都拿了,唯独就是在旗杆上飘扬的国旗,谁都觉得与己无关,降与不降、收与不收都无关痛痒。于是,也才有微信朋友圈图片及视频中,烂布条国旗飘甩的这般景象。  

  如何正确对待国旗,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言简意赅,对国旗悬挂从法律层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具有不容怀疑的强制性,任何部门及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而作为政府部门更须做好表率。关键需形成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一是不使用不规格的国旗,二是不挂破损、污损、褪色的国旗,三是日升夕降并注意及时更换。 

  相信,对于任何单位而言,更换国旗可以说不是个事儿,问题还是出在思想及制度上。此次江西的“烂布条国旗”是个反面教材,但须清醒认识的是,这样现象并非江西某镇一枝独秀,其实在不少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仅是程度不同而已。凡事不要总等曝光处于舆论风口浪尖,才感到问题严重性,才匆忙去想方设法弥补、扑火,或给自己找台阶下;多点敏感性,多点依法办事的意识,将小事当作大事认真去做,那就能掌握主动权并立于不败之地。  

  但愿“烂布条国旗”别再成为飘扬在空中的奇葩“风景”,但愿升起的每一面五星红旗都能猎猎招扬,成为人们心间最炫目最华美的篇章与诗行,以及汇聚爱国主义的一面面旗帜,还有人们寄托美好情怀的所在。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